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视域下的企业生态责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2 16:09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视域下的企业生态责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生态问题的产生与企业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从一定意义上来看,企业与生态问题之间是相互影响,互相制约的关系,企业担负着生态文明创建的重任,是生态文明的主要建设主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迫于传统价值观念,企业担当生态责任的价值根源一直被遮蔽,人们基于人类中心主义立场,忽略自然生态环境与人类的历史和现实关联,错误秉承理性经济人的“资本效益的最大化”理念,不尊重和保护自然生态,不按自然生态的客观规律进行生态化生产,不能合理运用科学技术,不能擅用和节约资源,不能担负修复资源的责任。从而造成自然生态现在的危险局面。 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思想是指导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理念,影响着企业的生态技术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对于资本主义生产体系中人与自然关系“应该”的道德诉求,回答了企业生态责任体系包括社会生产关系、政府、社会、企业在内的各个主体在社会化生产实践中的应该回应的责任诉求。社会生产关系具有决定性作用,但在社会生产关系居于稳定状态下,在政府和社会能够对企业履行生态责任提供保障和支持时,企业形成和履行德性的生态责任至关重要。企业要按照人的本质诉求和自然生态诉求调整企业价值观;企业必须履行按照自然生态固有规律进行生产实践活动的责任以及促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的责任。这是生态责任的原则的体现。这种生态责任理念具有实践合理性,,对于我们当代企业具有重要启示:首先从企业生态责任的价值取向来看,其更加具有生态合理性、实践科学性以及人文指向性;其次,从企业生态责任的内涵来看,它应回应来自生态的各种诉求,如对自然的尊重、保护、修复等;最后,从企业的生态责任价值来看,它对于企业本身、自然生态和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伦理价值。马克思主义的企业生态责任理论既纠正了传统企业伦理对自然价值和权利的忽视,对于企业生态本性的无视,更从实践的意义上规避了生态伦理自身所不能单独应对的实际困难。充分考虑了生产关系、政府、社会和企业共同构成的企业生态责任体系,促进了上述来自不同社会领域组织之间的融合,因而使得企业在担当自身生态责任时,更加符合生态伦理的特征需求。在论文中,将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责任理论作为思维逻辑起点,并结合我国企业的生态责任现状,剖析内在和外在原因;同时,也以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责任理论为理论支撑,建构我们的企业生态责任实现的伦理约束机制。全文共五章,除绪论外,依次为:一是探讨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中的企业生态责任伦理;二是当前我国企业履行生态责任的现状与原因分析;三是建构企业生态责任的伦理约束机制;四是结论和展望。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生态文明 企业生态责任 伦理建构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82-058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一章 绪论9-17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9-12
- 1.1.1 选题背景9-10
- 1.1.2 选题意义10-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4
- 1.2.1 国内学者的研究12-13
- 1.2.2 国外学者的研究13-14
-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14-15
- 1.3.1 研究思路14-15
- 1.3.2 研究框架15
- 1.4 创新之处15-17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中的企业生态责任17-33
- 2.1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概述17-19
- 2.2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中企业生态责任的主要内涵19-23
- 2.2.1 责任界说19-20
- 2.2.2 企业生态责任概说20
- 2.2.3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中企业生态责任的主要内涵20-23
- 2.3 马克思主义企业生态责任的伦理原则23-24
- 2.4 马克思主义的企业生态责任合理性评价24-25
- 2.5 马克思主义的企业生态责任理论给当代企业的启示25-33
- 2.5.1 有助于企业形成生态责任的价值取向25-28
- 2.5.2 有助于企业明确生态责任的科学内涵28-30
- 2.5.3 有助于企业树立生态责任的伦理价值30-33
- 第三章 当前我国企业履行生态责任的现状与原因分析33-41
- 3.1 当前我国企业履行生态责任的现状33-35
- 3.2 当前我国企业生态责任缺失的原因分析35-41
- 3.2.1 政府政绩观存在唯 GDP 倾向 ,生态保护意识淡泊35-36
- 3.2.2 市场机制不成熟,企业生态责任意识缺失36-37
- 3.2.3 企业和企业家的价值观出现严重问题37-38
- 3.2.4 企业家个人的生态道德素养亟待提高38-39
- 3.2.5 企业履行生态责任的现实环境不理想39-41
- 第四章 建构企业生态责任的伦理约束机制41-49
- 4.1 强化政府生态责任引导和监管机制41-42
- 4.1.1 改变政府政绩观41-42
- 4.1.2 落实政府生态激励机制42
- 4.1.3 加强生态立法42
- 4.2 社会多方齐动,加强对企业履行生态责任的监督力度42-44
- 4.2.1 提高公众生态责任意识生态维权意识42-43
- 4.2.2 发挥媒体作用,加强企业生态责任的舆论监督43-44
- 4.2.3 加强对企业生态责任缺失行为的问责及处罚力度44
- 4.3 建立健全企业生态责任履行机制44-46
- 4.3.1 企业战略部署必须坚持生态为本的盈利原则44-45
- 4.3.2 企业生产必须坚持低碳原则、循环原则45
- 4.3.3 企业管理必须具备生态伦理观念履行应有的生态责任45-46
- 4.3.4 企业产品销售必须坚持全过程售后服务和倒逼机制46
- 4.4 强化企业家生态伦理建设46-49
- 4.4.1 完善企业家的公共理性46-47
- 4.4.2 建构企业家的契约精神47
- 4.4.3 构建企业家生态伦理价值观47-49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49-51
- 参考文献51-53
- 致谢53-55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5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景庄;论ISO14000对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影响[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2 龙静云;;从行为经济学视角看企业责任伦理[J];江海学刊;2008年06期
3 龚天平;;企业社会责任:内涵及其限度[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贾成中;企业生态责任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2 陈红心;企业环境责任论[D];苏州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视域下的企业生态责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18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6183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