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尔斯良序社会的伦理基础
发布时间:2020-04-08 00:04
【摘要】:理想社会是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正是由于对现实社会的反思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人类社会才得以不断取得进步。可以说,古今中外,人们对理想社会的设想和实践从未间断过,并且还会一直进行下去。历代的思想家都为此做出了艰辛的探索,留下了丰富的思想资源。本文重点分析探讨罗尔斯有关良序社会的思想,以期对当代中国社会有所裨益。 文章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对罗尔斯的“良序社会”进行了全面的解析。首先,社会是人与人的联合,也是个人生存发展的前提条件。但人与人之间的特殊性所导致的权利冲突却是需要社会进行有效调节的。充分合作并且冲突最小的社会就是罗尔斯心目中的“良序社会”。在这个社会中,权利得到正义的分配,因此也可称为“正义社会”。其次,概括出了良序社会的基本特征:多元共存。具体表现为政治民主多元、经济利益多元和文化价值多元,并对多元和多元共存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最后,简单回顾中外历史上各种理想社会的理论和模型。罗尔斯从西方历史中汲取营养,在反思历史和现实的基础上提出了“良序社会”的理想社会蓝图。 第二部分论述良序社会构建中正义的制度安排。一方面,从理想角度,制度所具有的普遍性、稳定性和强制性等诸多特征是其发挥作用的重要条件。罗尔斯对制度的强调也反应了他对功利主义那种个人与社会简单类比方法的不满。另一方面,制度也是解决现实社会不平等的有效途径。制度对于理想权义分配和现实平等诉求、宏观社会和微观个人都具有深远的影响。这就是为什么制度优先的理由。其次,制度优先的原则。第一,优先个人所遵循的原则。制度和个人具有性质不同的原则,制度原则应优先制定。第二,制度具有正义属性,重点分析罗尔斯的公平正义理论,其中包括两个正义原则和两个优先原则。两个正义原则包括:平等自由原则、公平机会原则和差别原则。两个优先原则包括:平等自由优先于公平机会、公平机会优先于差别原则。可以看出,优先原则所体现的最重要的精神是:正义优先于功利。最后,良序社会的制度安排,主要包括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罗尔斯认为,以维护公民平等自由为目标的立宪民主制是理想的政治制度,具有应做到:足够的宽容、保障公民平等的参与和理性的法治。市场经济制度是罗尔斯良序社会中的经济制度,以保障分配平等为旨归。对于如何保障分配平等,我们从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1)分配什么;(2)分配给谁;(3)什么时候分配;(4)谁来分配;(5)分配标准。总之,正义的制度是良序社会的重要伦理基础之一 第三部分重点探讨良序社会构建中不可或缺的良善公民。罗尔斯并没有停留在制度正义上同样重视良序社会中的良善公民。良善公民应具有两种基本的道德能力:正义感和善观念的能力,并且罗尔斯借鉴皮亚杰发展心理学的观点,提出了公民道德情感的培养途径。第三节,文章借用罗尔斯的“反思平衡”方法对制度与道德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文章结论认为,正义的制度与良善的公民是良序社会最重要的两个伦理基础。这一结论对于转型中的中国社会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B82-05
本文编号:2618582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B82-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廖申白;;对伦理学历史演变轨迹的一种概述(上)[J];道德与文明;2007年01期
2 李琦;;论罗尔斯正义理论的理性建构方式的转变[J];道德与文明;2008年02期
3 高玉平;;从哈贝马斯与罗尔斯的争论谈道德哲学与政治证明的关系[J];道德与文明;2009年04期
4 鲁鹏;;制度合理性的根据——道德根据论批评[J];东岳论丛;2010年03期
5 万俊人;;罗尔斯问题[J];求是学刊;2007年01期
6 高兆明;;“分配正义”三题[J];社会科学;2010年01期
7 傅鹤鸣;;德沃金的公民良善生活论[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8 赵祥禄;;论康德与罗尔斯的两种道德建构主义[J];现代哲学;2008年04期
9 林进平;;析罗尔斯对马克思批判自由主义的回应[J];现代哲学;2009年04期
10 蒋先福;从实体正义到程序正义:卢梭与罗尔斯契约正义观之比较[J];伦理学研究;2005年06期
,本文编号:26185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618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