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李贽启蒙伦理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9 19:48
【摘要】: 李贽作为我国明后期著名的异端思想家,从学术渊源上看,李贽属王门后学,为泰州学派的传人。他承接了阳明及泰州学派的狂者胸次与怀疑、批判精神,淡化了道德伦理在心学中的色彩,突显了人性的自然层面,提升了主体尤其是个体的独立、自由、平等意义,表现出了强烈的启蒙精神与价值。本文从伦理角度来研究李贽启蒙思想,且主要从四个方面来进行阐述。第一章是他的理欲观,他一改前人的观点直接把自然欲望合理化为天理,并且宣扬“各遂千万人之欲”的人欲满足论。第二章,在义利观上李贽提出了人人有私心,人人有私利且趋利的观点,认为只有“谋利方可正义”。李贽的自由平等观也是其启蒙思想的一大亮点,因此在第三章里对这个问题进行了阐述。在平等问题上李贽坚持“庶人可言贵,侯王可言贱”,认为人不管是在天赋还是道德能为上都是平等的,从而否定了所谓的尊卑贵贱;对于自由的认识,李贽则主要从个性主义角度来阐述其个性自由发展的观点。第四章价值判断观上,李贽否定了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提出了是非自在人心,并进一步提出了自己的价值判断标准,即事功和民本标准。这四方面充分体现了李贽超越同时代人的独特思想和见解,他体现出来的个性解放精神、肯认私欲精神、要求平等思想、挑战权威的思想撕开了当时虽日趋腐朽而仍层层叠叠的封建天幕的一道裂缝,为窒息的社会透进一丝阳光和清新空气,对后来进步思想家有重要的启蒙作用,且对我们现代社会思想建构和社会实践都有巨大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B8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庆锁;;一部反暴力的启蒙之作——评陈凯歌作品《赵氏孤儿》[J];名作欣赏;2011年27期

2 施明贤;;启蒙来自文化碰撞[J];文史知识;2011年07期

3 邓然;尹启华;;王夫之伦理思想之逻辑起点与内容核心[J];船山学刊;2011年03期

4 徐晋如;;何谓二十世纪之诗[J];中国韵文学刊;2011年03期

5 王青;;苏俄汉译文学对萧红小说的影响[J];宜宾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6 洪霞;;重塑现代启蒙——从川剧《夕照祁山》的启蒙精神谈起[J];四川戏剧;2011年04期

7 ;浪漫主义美术[J];青苹果;2007年Z1期

8 吴翔宇;;论鲁迅小说的名实意识[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年05期

9 李新亮;;论新时期高尔泰的美学追求[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李小山;;陈亮的士人人格心理初探——从其生存方式着眼[J];殷都学刊;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廷元;;论王夫之的理欲合性说[A];明史研究第3辑[C];1993年

2 陈蓓洁;;霍克海默对启蒙精神的批判及其存在论视阈[A];当代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6年

3 李英顺;;中朝实学文化之比较[A];多元视野中的中外关系史研究——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4 朱晓鹏;;论黄宗羲政治思想的民主启蒙性质[A];浙东学术与中国实学——浙东学派与中国实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胡绪明;;评阿多诺现代性批判理论的基本路向[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6 黄守红;万波;;隔水问樵夫——王夫之德育思想对传统德育问题的解读[A];2008年湖南省船山学研讨会船山研究论文集[C];2008年

7 程伟礼;;对启蒙理性的沉思[A];时代与思潮(1)——五四反思[C];1989年

8 周兆茂;;论刘大j频恼苎枷隱A];第一届全国桐城派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5年

9 宋文翔;;文化符号并非文化精神——论当代艺术作品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误读[A];2006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韩东屏;潘红霞;;朱熹理欲观新释[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朱尚同;半是欧洲启蒙精神,半是中国诗情画意[N];中华读书报;2010年

2 沈阳;以法政文明深化启蒙精神[N];南方周末;2007年

3 余 虹;文学的力量:未完待续的启蒙[N];中华读书报;2002年

4 尚杰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后现代交锋:一种全新的启蒙[N];中国图书商报;2005年

5 李丽;“五四文学”精神的再度高扬[N];文学报;2005年

6 南京大学 张光芒 张剑;中国启蒙思潮:新问题、新思路、新探讨[N];社会科学报;2008年

7 冯绍雷;陈乐民书画集:学术与审美[N];中华读书报;2010年

8 书评人 思郁;五四运动的启蒙精神遗产[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9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吴光;从《明夷待访录》看黄宗羲的民主启蒙思想[N];北京日报;2008年

10 任志茜;重读柏杨:看看国民素质究竟提高了多少?[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李汇;现代性视野中的1980年代探索戏剧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邓齐平;中国现当代历史剧的启蒙精神[D];南京大学;2004年

3 丁建宁;超越的可能:作为知识分子的乔叟[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董虹霞;西方现代艺术批评的起源[D];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

5 张军;阿多诺审美现代性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6 包桂芹;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叶晓璐;法兰克福学派的意识形态批判及其存在论视域[D];复旦大学;2005年

8 王和君;胡宏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文婧;16、17世纪中西“理欲观”的比较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尹细梅;李贽启蒙伦理思想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3 孙鑫煜;启蒙精神的彰显与溃退[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4 陈然;重读《启蒙辩证法》[D];黑龙江大学;2010年

5 安利丽;试论戴震的理欲观[D];山西大学;2005年

6 罗美云;试论《仁学》的启蒙精神[D];河北大学;2000年

7 张晓慧;中西方伦理思想中的理欲观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7年

8 刘晓丽;鲁迅与沈从文启蒙功用之比较[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9 刘海英;颜钧哲学思想研究[D];南昌大学;2006年

10 戴隆娥;罗钦顺的理欲观[D];南昌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6211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6211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0b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