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季羡林的文艺伦理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2 21:09

  本文关键词:季羡林的文艺伦理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文艺与道德有着共同的社会本质,二者都是以“真、善、美”作为最高的追求目标,文艺与道德的关系一直以来是文艺伦理学研究的核心。随着文艺伦理思想的发展,更多的人认同:文艺在审美的基础上,达到道德教化的社会功能。季羡林作为一名学贯中西、博通古今的国宝级大师。他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可圈可点的思想。本文通过对季羡林的文献资料及其研究文章进行深入的归纳总结。阐述其人生经历与文艺伦理思想形成的天然关系。天真童年、求学济南、清华岁月、留德十年、牛棚时期、耄耋之年至病榻之时,季羡林一个世纪的中国知识分子的成长发展经历的缩影。他这些经历中,他受到了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影响和马克思主义文艺伦理思想的影响。中国的儒家的“仁”、道家的“无为”、“道法自然”,禅宗的自性论、顿悟说、不立文字,奠定了季羡林伦理思想的基调,马克思经典作家的文艺伦理观和毛泽东文艺伦理思想,促成他的思想更加成熟完善,在不断的探索发展中,季羡林形成了自己的文艺伦理思想,独树一帜,自成一派。创作求真、品性求善、艺术求美是其内容核心,文艺载道与德艺双馨是其文艺伦理追求。他的思想是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结晶,是下里巴人和阳春白雪的和谐统一,对坚持文艺“双为”方向的房展、践行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以及推动中国文化艺术走向世界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季羡林的人生经历、学术观点、作品、美学研究等已有很多人涉及,但是对于季羡林的文艺伦理思想的系统研究尚未出现,本文是对季羡林文艺伦理思想的一次探索。
【关键词】:季羡林 文艺伦理
【学位授予单位】:南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B82-056
【目录】:
  • 摘要7-8
  • Abstract8-10
  • 第1章 绪论10-14
  • 1.1 引言10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2
  • 1.2.1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10-12
  • 1.2.2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12
  • 1.3 研究的意义12-13
  • 1.4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13
  • 1.5 主要内容和创新13-14
  • 第2章 季羡林的艺术人生14-22
  • 2.1 早期启蒙时期14-18
  • 2.1.1 孩提时代14-16
  • 2.1.2 求学济南16-17
  • 2.1.3 清华学子17-18
  • 2.2 中期成熟时期18-21
  • 2.2.1 留德十年18-19
  • 2.2.2 燕园春秋19-20
  • 2.2.3 牛棚岁月20-21
  • 2.3 晚期升华时期21-22
  • 第3章 季羡林文艺伦理思想的理论渊源22-32
  • 3.1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影响22-30
  • 3.1.1 儒家思想22-26
  • 3.1.2 道家思想26-28
  • 3.1.3 禅宗思想28-30
  • 3.2 马克思主义文艺伦理观思想的影响30-32
  • 第4章 季羡林文艺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32-40
  • 4.1 季羡林文艺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32-37
  • 4.1.1 真善美的文艺伦理价值取向32-36
  • 4.1.2 艺道合一的文艺伦理追求36-37
  • 4.2 季羡林文艺伦理思想的基本特征37-40
  • 4.2.1 传统和现代融合的结晶37
  • 4.2.2 中西文化交流的结晶37-38
  • 4.2.3 下里巴人和阳春白雪的和谐统一38-40
  • 第5章 季羡林文艺伦理思想的当代价值40-44
  • 5.1 对坚持文艺“双为”方向的促进作用40-41
  • 5.2 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促进作用41-42
  • 5.3 对中国文学艺术走向世界的启示42-44
  • 第6章 结论44-46
  • 参考文献46-50
  • 致谢50-51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5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德贵;季羡林:养生无术是有术[J];湖南文史;2003年08期

2 明红;季羡林纪事[J];文史春秋;2004年08期

3 土木;季羡林纪事[J];文史月刊;2004年12期

4 龚琼芳;《德国印象》中的季羡林[J];出版参考;2005年28期

5 张光t,

本文编号:2622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622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66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