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质量测评技术的伦理反思
发布时间:2020-04-13 06:34
【摘要】:生命质量测评是评价人的健康状况的有效方法。保持并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是医疗救治活动的最终目的,生命质量的优劣也逐步成为人们生活满意程度以及健康产出的重要因素。另外,,慢性病患者以及身体残障人士的持续增长,要求对生命质量作出精准评价。生命质量测评技术正是在此背景下产生发展的。生命质量测评已广泛应用于医学干预的各个领域,综合国内外生命质量测评技术的应用情况,大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般人群的生命质量测评、临床治疗方案的参考以及卫生经济学中的应用。生命质量测量依据对象可分为一般性量表和疾病特异性量表,具体而言,一般性量表适用于所有人,疾病特异性量表适用于患特定疾病的人群,例如,心脏病,其针对性强,灵敏度高。 生命质量测评技术仅是一种描述性理论,其侧重点仅在于对生命质量的优劣与否做出精准的判断,没有也不可能有价值性的评价功能,而无法完成道德评价。因而有必要从伦理学的角度对生命质量测评技术加以研究。生命质量测评技术的伦理研究需要对以下五个问题作出解答。成本—效用方法是否合乎道德?依据生命质量状况开展医疗资源分配是否公正?生命质量的标准是否应该包含幸福?生命质量测评技术是否会造成老年歧视?以及生命质量测评量表的效度设定是否应该提前告知?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B82-05
本文编号:2625713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B82-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高晓凤;医疗卫生服务成本-效果分析方法简介[J];国外医学(卫生经济分册);2003年01期
2 孙慕义;上帝之手——高道德风险的生命技术何以从伦理学与神学获得辩护[J];医学与哲学;2002年09期
本文编号:26257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625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