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论经济合作的伦理维度

发布时间:2020-04-20 01:53
【摘要】:尽管在人类的发展史上合作与竞争都是相伴而行的,但以往的经济学和管理学都过于钟爱竞争。竞争固然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动力和特征,但不讲合作的市场竞争难以持续发展,过度竞争也会给社会带来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发展现代市场经济不仅需要竞争意识,也需要合作理念。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合作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主要特征。本文以经济合作为研究对象,探讨蕴涵在经济合作行为中的合作精神、合作伦理,以期促进经济主体间长远性、开放性的合作,促进市场竞争与合作的平衡。 全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合作”概念的涵义、特征、道德意蕴进行了简要阐述,并进一步着重探讨了“经济合作”的涵义及其必然性和道德本性。经济合作是指经济主体从自身利益出发,同时兼顾双方利益,为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风险共担等目标而在技术、资金、人力、信息等方面相互配合的互动过程。经济合作是降低交易费用、实现规模经济的要求,也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趋势。“经济合作”是有其伦理维度的,这主要体现在:经济合作实质上是一种互利关系;是一种蕴涵伦理要求的契约关系;是对正当竞争规制的认同与遵行。 第二部分分析了经济合作中主体间良好互动关系的维系与发展所需要的伦理理念。“共生共存”是相对于以往企业间“你死我活”的对抗性竞争思维模式而言的;“互惠互利”既是市场经济内在的道德精神,又是处理合作方利益关系的主要原则;“满足消费者需要”理念是由买方市场的特点和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所决定的;“共担责任”要求经济合作的各参与方共同承担经济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 第三部分探讨了长远性、开放性的经济合作所需要的道德条件。从微观层面看,合作者的合作精神是合作成功的内在因素,这主要包括诚信与敬业两个伦理品质。诚信不仅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合作收益的道德保障。敬业主要是指企业主体对自身在国民经济体系中所处的地位的认识,和对发展社会生产力、满足人们物质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B82-05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刚;崔玲;;历史型的经济学者——访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J];经济;2011年07期

2 Joshua Levine;方金凤;;芬兰模式[J];疯狂英语(阅读版);2011年09期

3 ;东盟·时事动态[J];华人世界;2011年07期

4 丁庆龙;;从“单打独斗”到“Chiwan”[J];华人世界;2011年08期

5 卢新德;;简论儒学与东北亚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J];国外社会科学情况;1996年01期

6 郭平;;从文化视角看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评《大湄公河次区域五国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研究》[J];东南亚南亚研究;2011年02期

7 王战雪;;听说法与大学商务英语教学的相融性[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17期

8 陈杨;;善的三重内涵——索洛维约夫哲学中“善”概念初探[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9 韩文宁;;国民政府的漫漫求援路[J];百科知识;2011年14期

10 李雪威;;韩流汉风:中韩文化交流之因由与深化[J];求索;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岚;普永生;;加快个开蒙城市群建设,促进边境地区对外经济合作[A];庆贺黄淑娉教授从教50周年暨人类学理论与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王贵满;林宏;刘亚军;关义新;;科技合作与经济合作相结合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吉林省梨树县农村复合型合作经济协会的调查与思考[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四)[C];2008年

3 严法善;;推动东北亚区域的经济合作——市社联等举办国际学术研讨会[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3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那·图木尔;;蒙中经济合作与人民的健康[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健康安全与保障--面对人类关注的健康问题”医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6年

5 刘承智;;对构筑沿边地区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思考[A];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与沿边经济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田伯平;;香港回归与苏港两地经济合作的进一步发展[A];百年沧桑论香港——江苏省暨南京市各界举行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7 陈岸明;俞友康;;WTO框架下粤港澳台经济合作模式探讨[A];“区域经济整合:模式、策略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8 兰胜德;陆景林;;从战略高度认识和把握泛北部湾经济合作[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9 薛伟;王雨冰;;沿边城市经济发展策略分析[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10 周鸣馨;;东北亚地域的经济合作与前景——市经济学会举办学术研讨会[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2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宋志明;陕晋沿黄河城市经济合作座谈会举行[N];陕西日报;2008年

2 记者 陈成智邋袁锋;越南—中国(海南)经济合作论坛在海口举行[N];海南日报;2008年

3 记者 鄢振刚;湘桂经济合作硕果满枝[N];湖南日报;2008年

4 上海东亚研究所 钟焰;提升沪台经济合作的层次与规模[N];解放日报;2008年

5 记者 胡欣;辽宁太平洋经济合作委员会举行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座谈会[N];辽宁日报;2008年

6 日本三井物产株式会社副社长 副岛利宏;进一步加强两国经济合作[N];人民日报;2008年

7 记者 王翠莲 董立龙 刘成群;2008冀台经济合作洽谈会在张家口举行[N];河北日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刘静岚 通讯员 余娟;湘潭将举办2009湖南经济合作洽谈会暨第三届湘商大会[N];湘潭日报;2008年

9 记者 程刚;乌日签署经济合作谅解备忘录[N];科技日报;2009年

10 记者 陈永平 通讯员 孙新华 刘畅;二连浩特市构建向北开放经济合作走廊[N];内蒙古日报(汉);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智源;组织间知识产权经济合作与交易的模式及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2 于金镒;环黄海经济合作与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3 刘吉昌;中国行政区际经济合作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4 戴慧;地缘政治视角下上海合作组织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张云燕;社会建构主义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D];复旦大学;2004年

6 刘澈元;两岸经济一体化取向下台湾与大陆西部经济合作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7 李敏伦;上海合作组织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8 李雪威;冷战后韩国对朝政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9 艾哈迈德·沙里门;海湾阿拉伯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和发展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周扬波;宋代士绅结社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闫科闻;东北三省经济合作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孙子东;亚太地区经济合作模式演进与中国对策[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3 孙建;GMS进程中云南产业集群构建的理论及实践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5年

4 林圣爱;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形成之政治环境分析[D];延边大学;2005年

5 王秀芝;中部崛起视野中的中东部互动发展与经济合作研究[D];南昌大学;2005年

6 曹扶生;东西部地区经济合作与联动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7 郭静;经济对当今英语和法语国际地位的影响[D];外交学院;2006年

8 周涛;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高中峰;上海合作组织发展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傅沂;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6340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6340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be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