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伦理专家意见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0 13:30
【摘要】: 在道德领域,知识、技艺和德性的地位自苏格拉底就开始被讨论了。然而,在最近几十年,伦理学家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在保健、商业、工程、工业、新闻等行业从事工作。这个趋势引发了一系列争论,即在各种专业人员之上,是否还存在着一个特别的道德权威?伦理专家意见是否可能?伦理学专家是否可以作为职业人员?如果是的话,他们是否会威胁到个人自治? 本文旨在探讨这些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从法哲学视角理解伦理专家意见的“特殊”角色。 本文的第一章(引言)简要说明了研究对象、它所面临的问题,以及本文的写作缘由。 第二章先对专家、专家意见作了说明;然后,当我们试图从专家意见去解释伦理专家意见,会发现一系列问题,所有这些问题最终都汇聚到伦理专家意见是否可能上。 第三章主要探讨伦理专家意见的可能性。我们把上述对专家及专家意见的基本理解运用到伦理学的四个子领域来探讨伦理专家意见的可能性。首先,我们肯定了两种毫无异议的伦理专家意见:描述伦理专家意见与元伦理专家意见。其次,我们探讨规范伦理专家意见的可能性,指出坚持伦理学与科学的不同,以客观性来否认伦理专家意见可能性的观点已经没有了力量。在此基础之上,我们细致地呈现了两种反对观点,并对其进行了反驳。然后,我们论证了规范伦理专家意见的可能性。但同时,我们认为它是一种具有限制性的专家意见。最后,我们探讨了技能型伦理专家意见的可能性。 第四章主要想阐明伦理专家意见蕴涵什么。首先,在可能性论证的基础上,我们阐明了伦理学家如何成为伦理学专家的,并对伦理学专家作了进一步说明。其次,在对伦理专家意见作了进一步理解之后,我们论述了伦理学专家作为职业人员的可能性。 第五章论述了民主社会下伦理专家意见与个人自治的关系。我们先对伦理专家意见与自治作了说明。我们发现伦理专家意见所扮演的角色在论述伦理专家意见与个人自治之间的关系上起到了显著影响。因此,我们把伦理专家意见所扮演的角色分为两类:作为“咨询”的伦理专家意见与作为“决策”的伦理专家意见。继而,我们说明了作为“咨询”的伦理专家意见与个人自治往往是相容的,而作为“决策”的伦理专家意见不可避免地与个人自治相冲突。 第六章主要尝试从法哲学视角理解伦理专家意见的“特殊”角色。我们先把伦理专家意见归于“法哲学”门下,然后从哈特的法哲学视角论述了伦理专家意见的“特殊”角色。 最后,我们简要地回顾了全文,并对伦理专家意见的未来研究提了一些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B8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雷良;;科学客观性:外在性与内在性的交融[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年08期

2 刘子川;刘舸;;设计批评与设计教育——将设计批评引入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的初步探讨[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3 尹佳;;冲破“客观”的藩篱——科学的文化视阈[J];华章;2011年03期

4 王幼殊;;关于物质世界的客观性和认识内容的客观性问题[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5 贾明;;什么是自然美的客观性[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2期

6 刘歌德;;从观察的客观性看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学习《哲学笔记》的一点体会[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1984年Z1期

7 吴亦文;试论主体的功能及美的客观性[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2期

8 黄盛华;;论文化认识活动的客观性[J];湖湘论坛;1992年06期

9 李浙生;论数学真理的客观性[J];哲学动态;1993年08期

10 高晓雁;人的主体性和规律的客观性[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方苏;;唯物辩证法视野下的新闻消费主义与新闻专业主义关系的探讨[A];中国传媒大学第一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2 李金春;;提高经济责任审计质量 保证审计评价的客观性和审计结果运用的有效性[A];福建省审计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李双龙;;媒体报道与“闯馆”事件——关于不明身份者闯入日本驻沈阳总领事馆事件报道之述评[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4 王中江;;“原意”、“先见”及其解释的“客观性”——在“方法论解释学”与“哲学解释学”之间[A];诠释与建构——汤一介先生75周年华诞暨从教50周年纪念文集[C];2001年

5 陈雪琴;;大学生心理中介客观性现状及特点评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6 邢冬梅;;女性主义、客观性与科学大战[A];庆祝科学技术与辩证法创刊20周年文集[C];2004年

7 曹克刚;李焕芹;;试论中医“证候”的客观性[A];全国中医学方法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曹克刚;李焕芹;;试论中医“证候”的客观性[A];2008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中医内科学科建设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9 金延;;客观性问题:对实在论的批评与辨正[A];“西文知识论”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张铃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宗教存在的客观性、特点及几点认识[A];宗教:世纪之交的多视角思维——福建省宗教研究会论文集(三)[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敬霞;耳鸣 敲响疾病的警钟[N];保健时报;2005年

2 董琦;考古发掘报告的客观性[N];中国文物报;2001年

3 本报评论员 郭国松;新闻报道中的程序正义[N];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

4 马昌豹;黄健翔“解说事件”对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冲击与对策[N];中华新闻报;2006年

5 京编;以简驭繁是认识经济的重要法则[N];中国经济导报;2006年

6 裘涵 浙江传媒学院管理学院;技术标准与客观性[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漆志云;客观性交易[N];期货日报;2003年

8 周长山;公务员选拔需增加考核的客观性[N];华夏时报;2005年

9 南开大学教授 逄锦聚;中国道路的客观性[N];人民日报;2011年

10 王哲晗;客观性·趋势·平均线[N];中华合作时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燕;观察客观性的认知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孙日华;裁判客观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裘涵;科学技术论视野中的技术标准化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4 李殿森;论课程知识的社会建构[D];西南大学;2006年

5 南成玉;韩国语和英语的时、体对比研究[D];延边大学;2007年

6 高建为;左拉的自然主义诗学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1年

7 武飞;法律解释:服从抑或创造[D];山东大学;2006年

8 杨金华;走向主体间性的理解[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9 王维国;论知识的公共性维度[D];南开大学;2002年

10 蔡佩琼;第一份工作任期与客观性职涯成功之关系探讨[D];暨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雷玉德;法律解释的客观性辩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刘s,

本文编号:26345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6345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434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