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曾国藩的慎独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30 15:10
【摘要】: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与多元文化的传播,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体系开始面临现代性危机,个体道德自律的缺失是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曾国藩是传统慎独文化的推崇者和践行者,堪称道德自律的典范。故本文选择以曾国藩的慎独思想为题展开硕士论文的研究,以期为当前我国社会的道德建设提供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本文系统梳理了中西语境下慎独概念的沿革与流变,论证了中国慎独思想与西方所谓道德自律的共通之处,在此基础上界定了慎独概念的内涵,即自我存在的主体思考,自我完善的内在坚守,向往自由的精神追求。本文分别基于道德修养和道德教育的视域对曾国藩的慎独思想进行了探讨。道德修养视域下曾国藩慎独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仁、勤俭、诚信、敬慎的道德价值取向;慎独、主敬、求仁、思诚的践行方法体系;慎欲慎隐、反躬自省、格物明理的具体修养方法。道德教育视域下曾国藩慎独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以身垂范、启迪认知、激发情感、化育自律的慎独实践的教育原理与教育方法论。在此基础上,本文论证了曾国藩慎独思想的特点——兼容并蓄、经世致用、道德救世、教化复性。本文对曾国藩的慎独思想进行了价值评析,分别从历史价值、学术价值和现代价值三个维度展开。曾国藩慎独思想的历史价值在于:树立君子慎独的道德标杆、整合中国传统道德哲学思想内涵、体现社会转型期的道德建构。学术价值主要关注曾国藩对伦理学和道德哲学的学术贡献,归纳他在明确个体道德主体性地位、辨析道德自律与他律共存关系方面的理论阐释。现代价值充分肯定了曾国藩慎独思想对于个体存在与社会发展的共生共荣、传统德育与现代德育的传承创新、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理性对接方面的贡献。曾国藩慎独思想的价值实现主要依靠道德教育的吐故纳新和社会环境的激浊扬清。本文也从历史与时代、理论与思维的层面分析了其思想的局限。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B8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希仁;;论马克思恩格斯的自律他律思想[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4年02期

2 姚才刚;张曼丽;;传统儒家慎独学说及其现代价值[J];价值论与伦理学研究;2012年00期

3 许丽英;;曾国藩修身养性之道与大学生个人品德建设[J];船山学刊;2013年02期

4 李晓蕾;;曾国藩教育思想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年06期

5 洪明;;大学生道德教育重在培育道德理性[J];高等教育研究;2009年12期

6 李秀伟;;亚里士多德自制概念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7 鲁芳;论儒家“诚”与德性的关系[J];伦理学研究;2005年05期

8 白萍;主体性德育:高校品德课教学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3年08期

9 王澧华;似花还似非花——曾国藩文献与曾国藩研究[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年04期

10 姜铎;关于曾国藩的评价问题——从小说《曾国藩》读到曾国藩的一生[J];社会科学战线;1996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江海洋;曾国藩官德修养思想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2 刘铁铭;曾国藩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3 徐雷;曾国藩理学思想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谢芳;儒学视角下之曾国藩哲学思想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2 盛妍妍;中西“自律”的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谭瑞梅;曾国藩道德修养思想探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刘畅;儒家“慎独”思想应用于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探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5 孙铁骑;论中国传统慎独思想的现代价值[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6883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6883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d5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