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利玛窦伦理思想研究——兼论利玛窦对中西文化的会通

发布时间:2020-05-31 02:1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易升运;;利玛窦为何能在中国站住脚跟[J];历史教学;1988年12期

2 计翔翔;金尼阁与中西文化交流[J];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3期

3 艺舟;;利玛窦在北京[J];中国天主教;1981年02期

4 谢和耐;耿升;;入华耶稣会士和中国明末社会[J];国家图书馆学刊;1993年Z1期

5 何文;中西文化交流的先驱──利玛窦[J];世界文化;1998年04期

6 刘复刚,毕明岩,张立人,苏凤彦,王永洁;利玛窦对中国地图学发展的贡献[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7 龙坪;;不早不晚,在明朝[J];文苑;2009年04期

8 孙冬冬;;利玛窦:明末中西科技文化交流的使者[J];艺术界;2010年04期

9 朱长超;;利玛窦:西学东渐第一人[J];自然与科技;2010年05期

10 余三乐;中国明史学会利玛窦分会在京成立[J];中国科技史料;199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庆余;;利玛窦携物考[A];中外关系史论丛(第一辑)[C];1981年

2 杨泽忠;;利玛窦与西方投影几何之东来[A];庆祝科学技术与辩证法创刊20周年文集[C];2004年

3 金国平;吴志良;;从自鸣钟探讨利玛窦居留北京的内幕[A];明史研究论丛(第六辑)[C];2004年

4 贺树德;;“西学东渐”的先行者——利玛窦[A];纪念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建立十周年历史研究所研究成果论文集[C];1988年

5 宋芝业;;“几何”与“几何之学”的命名——从数学思想史的视角看徐光启与利玛窦对“几何”与“几何之学”的理解[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6 林金水;;利玛窦交游人物表[A];中外关系史论丛(第一辑)[C];1981年

7 唐锡仁;黄德志;;明末耶稣会士来华与西方地学的开始传入[A];明清之际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第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8 余玉花;;瞿秋白伦理思想探微[A];瞿秋白研究新探——纪念瞿秋白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论文集[C];1999年

9 王庆余;;记新发现的明末《两仪玄览图》[A];中外关系史论丛(第二辑)[C];1986年

10 赵莉如;;最早传入中国的西方心理学思想的书——简评《灵言蠡勺》、《性学壵述》和《西国记法》[A];心理学动态(专集)——中国现代心理学的起源和发展[C];199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铜陵学院社会科学系 疏仁华;利玛窦传教的文化透析[N];中国民族报;2010年

2 曾峥;利玛窦在韶关对西方数学的传播及其影响[N];韶关日报;2009年

3 资深报人 丁刚;利玛窦的能量[N];东方早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李婷;利玛窦 穿越400年的中国聚会[N];文汇报;2010年

5 米榭.康德绪(Michel Camdessus);在悬空的希望中怀抱希望[N];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刘子刚;利玛窦眼中的考试[N];中国测绘报;2000年

7 多九公;利玛窦与欧洲历史上第一次有关围棋的记录[N];围棋报;2011年

8 记者 刘金玉 实习生 刘婷;利玛窦家乡来深寻合作[N];深圳商报;2010年

9 杨雪;探寻东西文化共性[N];光明日报;2011年

10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博士生导师 朱维铮;“世界公民”利玛窦[N];文汇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登;利玛窦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张宗鑫;明后期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D];山东大学;2012年

3 刘泓呈;中国法:走在想象与真实之间[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王世明;孔子伦理思想发微——现代生活语境中的《论语》解读[D];清华大学;2004年

5 林中泽;晚明中西性伦理的相遇[D];中山大学;2001年

6 唐建文;周恩来外交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7 陈辉;论早期东亚与欧洲的语言接触[D];浙江大学;2006年

8 刘yN;苏轼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9 周宇;天下为公[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10 刘文波;王安石伦理思想及其实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孝德;利玛窦笔下的中国形象[D];山东大学;2011年

2 杨守刚;利玛窦与中国近代科学[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3 汪春伟;利玛窦对中西哲学交流的贡献[D];中共北京市委党校;2012年

4 刘华云;论利玛窦的友爱观[D];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

5 李瑾;《利玛窦中文著译集》外来词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0年

6 陈艳玲;基督教伦理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D];延边大学;2007年

7 李聚刚;明末清初儒家基督徒会通儒耶的人文精神[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马春华;利玛窦传教策略及其效应[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9 宋玖林;杨昌济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10 林云;康有为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6891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6891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99e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