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兰克林伦理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7 13:06
本文关键词:富兰克林伦理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富兰克林是北美殖民时期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通过个人主义的奋斗,从一个印刷工到实业家、科学家、政治家再到国父型人物的深刻转变,从贫苦走向富足,从无助转向强大,从平凡迈向辉煌,无疑是对“美国精神”最完美的诠释。富兰克林奋斗的一生也是美利坚民族从觉醒逐步走向强大的缩影。 本文第一部分分析了富兰克林伦理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与思想渊源。富兰克林一方面深受清教思想的熏陶,另一方面又受到自然神论思想的影响,通过将二者辩证利用,,理性思考,富兰克林最终形成了宽容的宗教观念并为理性实用的伦理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第二部分是本文的重难点,分析了富兰克林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在工作观方面,富兰克林认为工作即是对上帝的敬拜,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手段,而其终极目标旨在施福于人;在财富观方面,富兰克林认为赚钱就是荣耀上帝,财富作为实现理想的工具,在获取上应以道德为支撑,在使用上应坚守适度原则;在美德修养观方面,富兰克林认为美德是发家致富的法宝。通过上述内容的分析,本文在第三部分得出富兰克林伦理思想实现了神圣性与世俗性相统一、功利性与正义性相统一的结论。富兰克林作为美国精神的奠基者,为美国留下了大笔精神财富;作为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典范,富兰克林也成为一代又一代美国人积极效法的楷模。富兰克林的成功不仅对美国人产生了深远影响,更为当今世人的生存与发展、实现个人价值提供了参考。在中西交流日益密切的今天,研究富兰克林伦理思想更显意义重大。
【关键词】:富兰克林 伦理思想 工作 财富 美德修养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科技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82-091
【目录】:
- 中文摘要6-7
- ABSTRACT7-9
- 绪论9-12
- 第一章 富兰克林伦理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与思想渊源12-19
- 第一节 富兰克林伦理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12-14
- 第二节 富兰克林伦理思想产生的思想渊源14-19
- 一、 清教思想的熏陶14-15
- 二、 自然神论思想的影响15-19
- 第二章 富兰克林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19-35
- 第一节 “工作即敬拜”的工作观19-23
- 一、 工作作为天职——敬拜上帝19-20
- 二、 工作作为手段——自我实现20-22
- 三、 工作的终极目标——施福于人22-23
- 第二节 “赚钱就是荣耀上帝”的财富观23-28
- 一、 赚钱即是荣耀上帝23-25
- 二、 财富的本质——实现理想的工具25-26
- 三、 财富的获得——道德支撑26-27
- 四、 财富的使用——适度原则27-28
- 第三节 “自我完善”的美德修养观28-35
- 一、 美德之“修”29-31
- 二、 美德之“养”31-35
- 第三章 富兰克林伦理思想的特征分析35-41
- 第一节 神圣性与世俗性的统一35-37
- 第二节 功利性与正义性的统一37-41
- 第四章 富兰克林伦理思想的历史影响与当代价值41-49
- 第一节 富兰克林伦理思想的历史影响41-45
- 一、 “美国精神”的奠基者41-44
- 二、 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典范44-45
- 第二节 富兰克林伦理思想的当代价值45-49
- 参考文献49-52
- 致谢52-53
- 作者简介5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爱军;;《穷理查德年鉴》中的实用主义文化传统[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2 李春华;再读《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韦伯命题的现实意义[J];河南社会科学;2003年02期
3 张国启;;儒家修身理论的现代转化向度[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4 杨林;张辉;;论约翰·班扬《天路历程》的清教思想[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5 万俊人;;美德伦理如何复兴?[J];求是学刊;2011年01期
6 黎正忠;;对国外新教工作伦理研究的述评与思考[J];生产力研究;2005年10期
7 张士民;清教徒的文学思想及其意义[J];社会科学家;2003年03期
8 萨克万·伯克维奇,钱满素;美国神话[J];外国文学评论;2002年01期
9 姬东,吴释冰;《致富之路》中富兰克林清教思想初探[J];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06期
10 马凌;;“真理的价格”:本杰明·富兰克林与美国新闻事业传统[J];新闻大学;2009年04期
本文关键词:富兰克林伦理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04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7043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