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西方公民身份的平等视域及其当代中国启示

发布时间:2017-03-28 06:10

  本文关键词:西方公民身份的平等视域及其当代中国启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现代化进程和公民道德建设的推进,公民身份再次成为中西方学界热议话题。法律角度的国籍说、政治角度的权利说、道德角度的美德说以及社会角度的资格说,构成学界公民身份研究的基本视域。本文选择平等视域解读和诠释公民身份的理论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一是为了消解权利说和美德说的二元对立,寄希望于构建完整的公民身份理论;二是试图为化解当下中国公民身份的平等问题提供一个建设性路径。平等,作为既重叠又有别于个体人其他角色身份(诸如消费者身份、家庭夫妇身份)的公民身份的本质,是由形式平等、实质平等、道德平等构成的三维结构。其中,形式平等是前提,道德平等是主体的道德品质,实质平等是基础,实质平等是联结形式平等和道德平等的社会经济基础,道德平等是补充形式平等和实质平等的主体精神力量。依据西方学界关于三者关系的不同态度,形成了权利优先型的自由主义公民身份平等观、道德至上型的社群主义公民身份平等观和经济基础型的马克思主义公民身份平等观。当下中国公民身份平等问题是形式平等与实质平等的不对称和道德平等的缺位。以马克思主义平等观为指导,兼容西方诸多学派平等观的合理成分,本文试图以制度、分配和美德之间的联盟互动架构起一个由形式平等、实质平等、道德平等构成的应然结构,以求为化解中国公民身份平等问题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设性路径。
【关键词】:公民身份平等 形式平等 实质平等 道德平等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822.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绪论9-13
  • 一 研究背景9-10
  • 二 研究综述10-12
  • 三 研究意义12-13
  • 第一章 平等:公民身份的理论视域13-24
  • 第一节 公民身份的本质:平等13-17
  • 一 公民身份的多维解读13-15
  • 二 作为公民身份本质的平等15-17
  • 第二节 公民身份平等的维度17-24
  • 一 形式平等17-19
  • 二 实质平等19-20
  • 三 道德平等20-24
  • 第二章 公民身份平等理论的三大范式24-40
  • 第一节 权利优先型的自由主义公民身份平等观24-30
  • 一 马歇尔的社会权利论24-26
  • 二 罗尔斯的‘民主平等’与诺齐克的‘机会平等’26-30
  • 第二节 道德至上型的社群主义公民身份平等观30-34
  • 一 麦金泰尔的‘应得’平等30-32
  • 二 沃尔泽的‘复合平等’32-34
  • 第三节 经济基础型的马克思主义公民身份平等观34-40
  • 一 蒲鲁东的社会与机遇平等34-36
  • 二 马克思的社会与经济的平等36-40
  • 第三章 当代中国公民身份平等问题及其化解路径40-49
  • 第一节 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公民身份平等问题40-43
  • 一 社会转型时期背景的阐述40-41
  • 二 社会阶层固化与贫富分化的形成41-43
  • 第二节 公民身份平等问题的化解路径43-49
  • 一 制度公正:形式平等的保障44-45
  • 二 分配正义:实质平等的表达45-47
  • 三 公民平等美德教育:形式平等与实质平等统一的主体力量47-49
  • 结语49-50
  • 参考文献50-53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文53-54
  • 致谢54-55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大友;政治本体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2 杨竞业;人的本质的多维哲学反思——以“经验的预设”与“预设的经验”为路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3 史军;;流行病防控的伦理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4 段勇;涂效华;;略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发展与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5 税尚军;;正视问题 突出重点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6 周智健;徐刚;;保障农民主体地位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7 王浩斌;王飞南;;试论政治伦理化的底线、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会的制度生态诉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8 邓宏烈;;论康德哲学的批判精神[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9 李银兵;;浅析马克思自由观的科学含义、基本特点和基本内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10 白立强;;唯物史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全林;;坚持科学发展观,正视大学发展创新的代价[A];安徽省第五届“兴皖之光”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交叉学科卷)[C];2005年

2 王炳林;;思想争鸣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颜杰峰;;党内民主建设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4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5 王淑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基本问题研究[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杨生平;;新中国60年我国意识形态理论回顾与反思[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7 陈明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共和国的灵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8 乔旋;;浅析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形象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9 赵春明;;改革: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10 吴群芳;;和谐社会视野下公民均衡利益表达中的政府职能[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建军;宋朝地方官员考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邓继好;程序正义理论在西方的历史演进[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晋入勤;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法律制度创新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徐佳;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中国濒危语言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阮晓毅;我国柑橘产业化中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邵江婷;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董芳芳;湖北省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胡纯;基于社区发展的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陈姝媛;再犯罪人员特殊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责任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张丽;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行中的公正问题探讨[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7 吴三三;基于新农村视角下的农民宗教信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8 曾焕平;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公平的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9 丁玲;武汉部属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参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10 朱汉明;基于农民权益的植物新品种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西方公民身份的平等视域及其当代中国启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17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717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941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