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曾国藩家庭德育思想及其价值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8 06:03

  本文关键词:曾国藩家庭德育思想及其价值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先人有云:家是立身成事之本,家是荣辱穷达之基。家庭是人类道德生活的重要领域,是人们成长中最初也是终身接受教育的场所,是一个人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远大理想抱负的起点。尽管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通过各种方式和方法在道德方面在影响我们每个人,但是正确的家庭道德教育才是教育之基,育才之本。一个正确而良好的家庭道德教育不仅使人在幼时树立正确的道德理念,更能培养人良好的人生态度。这也是就是古人所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的修身和齐家;其次才是学校,有了正确道德理念与良好的人生态度,才能在学校中知道应所学,有所学;最后将学校中所学的在社会中学以致用,才能达到治国与平天下。可见家庭道德教育的地位极为重要,因此家庭道德教育从古至今始终备受尊崇,曾国藩作为中国近代史上家庭道德教育的典范,而且曾氏家族从曾国藩开始到如今,共有名望的人才240余人,赢得了“曾家无一废人”之佳誉,如此长盛不衰的家族,完全得益于曾国藩富有科学性家庭德育思想,其教育思想在当今仍被国人效仿和称赞,其价值非同一般,所以本文主要通过对曾国藩的家庭德育思想内容及其对价值的剖析,来丰富完善现代家庭道德教育的理论,并为现代的家庭道德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本文分别从分析文献、实地考察、历史对比等角度,多方位的深入了解曾国藩家庭德育思想的形成渊源和主要内容,同时深化出对当今家庭、社会道德教育的价值意义。通过研究显示曾国藩的德育思想主要深受传统儒家思想、湖湘独特的地域文化、曾氏家族良好的耕读家风和自生的经历而逐步建立的,以孝悌、勤俭,教化,和家,睦邻为曾国藩家庭德育思想主要内容,它囊括了儒家大部分理论的精华,可谓博大精深,意味深远。当然,笔者对曾国藩家庭德育思想的形成和内容的分析,并非本文的终旨,本文的目标主要是通过研究曾国藩家庭德育思想给现代人的启示,探究出其现代价值才是本文的主旨。曾国藩的家庭德育思想对于现代家庭德育建设可谓是宝贵的思想资源,探索其精华之处,对解决现代家庭所出现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研究我们也发现,曾国藩的家庭道德教育思想的核心仍然是延续传统的封建伦理,其目的仍然是为了维护封建的纲常礼教,而且思想中的封建道德色彩浓厚,然而随着中国社会现代化和市场化的初步形成,现代家庭的结构、功能、社会关系还有人们的思想观念都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因此当曾国藩的家庭德育思想面对现代家庭各种变化确实存在一定程度的失败,有一些局限性。因此对曾国藩的家庭德育思想,我们应该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取之精华去之糟粕。
【关键词】:曾国藩 家庭德育思想 现代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B823.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引言10-16
  • 一、研究缘起10-11
  • 二、文献综述11-13
  • 三、研究目的13-14
  • 四、研究意义14-15
  • 五、研究方法15-16
  • 第一章 曾国藩家庭德育思想的形成根源16-25
  •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灌输16-18
  • 一、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16-17
  • 二、中国古代传统家训的借鉴17-18
  • 第二节 湖湘地域文化的熏陶18-21
  • 一、湘湖民情民风的基本情况19-20
  • 二、湖湘文化性格的基本特征20-21
  • 第三节 曾氏家族世代家风的秉承21-23
  • 一、曾氏耕读家风的崇尚21-22
  • 二、曾氏耕读家风的传承发扬22-23
  • 第四节 自身的教育经历与人生阅历的影响23-25
  • 第二章 曾国藩家庭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25-39
  • 第一节 孝悌为立家之本25-29
  • 一、孝悌之家,祥福绵长25-26
  • 二、尽其所能,,竭心尽孝26-27
  • 三、兄弟同心,其利断金27-29
  • 第二节 勤俭为持家之方29-32
  • 一、勤俭持家,奢侈亡族29-30
  • 二、崇勤戒惰,保家兴盛30-31
  • 三、尚俭戒奢,淡薄官财31-32
  • 第三节 教化为兴家之策32-36
  • 一、二“八”传世 ,戒骄戒傲33-34
  • 二、自克自省,自立自强34-36
  • 第四节 和家睦邻为旺家之辅36-39
  • 一、家和则福自生36-37
  • 二、睦邻救济,家运兴旺37-39
  • 第三章 曾国藩家庭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39-50
  • 第一节“孝悌”思想的当代价值39-42
  • 一、当代孝风形成的助力39-40
  • 二、家庭和睦发展的基础40-41
  • 三、和谐社会构建的需要41-42
  • 第二节 勤俭持家思想的当代价值42-44
  • 一、有利于培养正确的价值观42-43
  • 二、家庭兴旺发达的根本43
  • 三、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43-44
  • 第三节 教化思想的当代价值44-46
  • 一、教化是育才的重要手段44-45
  • 二、道德品质形成的基本条件45-46
  • 第四节 和家睦邻思想的当代价值46-47
  • 一、和家促进家庭繁荣昌盛46-47
  • 二、睦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47
  • 第五节 为国持家,心怀天下47-50
  • 结语50-51
  • 参考文献51-54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54-55
  • 致谢55-5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寿祥;;家庭德育作用浅议[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1994年01期

2 骆风;家庭德育主成分的实证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3 阮学勇,卢佳;论当代家庭德育的特点[J];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1期

4 苏振华;周慧兰;;浅谈加强和改进家庭德育[J];九江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5 梅艳玲;;谈家庭德育源对个体的作用[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6 王纲;;当代家庭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12期

7 史敏斋;论家庭德育的代间情境[J];江苏社会科学;1993年02期

8 熊欧丽;;思想道德教育中的家庭德育问题研究[J];青年文学家;2011年04期

9 罗艺郗;;男孩危机的家庭德育因素分析[J];神州;2013年16期

10 范喜茹;;汉代家庭德育述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梁慧;;社区与家庭德育共建模式探讨[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四卷)[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晏红;如何解决家庭德育中的难题[N];开封日报;2005年

2 晓征;家庭德育像盐[N];天津教育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朱胜利 汪国梁;家庭德育如何面对现实挑战[N];安徽日报;2013年

4 小禾;家庭德育工作也需帮扶[N];光明日报;2004年

5 刘宏伟;父母怎样教育好自己的孩子[N];伊犁日报(汉);2010年

6 本报记者 符德新;家庭德育要早抓[N];中国教育报;2004年

7 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党务理事 北京教育学院教授 关鸿羽;教孩子做人是父母的当务之急[N];中国妇女报;2000年

8 本报记者 杨继斌;细微之处见情怀[N];西藏日报;2004年

9 黄学军 朱林生 作者单位:柳州市鱼峰区委组织部;增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针对性与实效性[N];广西日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雯;家庭德育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2 宋秀芬;中学生家庭德育问题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张风;论当前我国青少年家庭德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4 范丹;积极德育视域下当代家庭德育的问题与策略研究[D];渤海大学;2016年

5 欧雨云;传统家训对农村家庭德育的现实价值研究[D];湖南大学;2016年

6 吕保霖;曾国藩家庭德育思想及其价值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6年

7 李梅兰;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家庭德育三维系统[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廖小红;初中生家庭德育环境及其优化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9 张凡;家庭德育对高中生思想品德的影响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10 韩锦;当前我国家庭德育问题及对策研究[D];兰州商学院;2013年


  本文关键词:曾国藩家庭德育思想及其价值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17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717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a2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