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社会主义者的环境伦理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9 23:30
【摘要】:二战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了发展高速期。随着科技水平日新月异的发展,各国的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社会财富不断增加,城市化进程也取得了飞速发展。在经济上获得巨大成功的同时,也出现了以环境危机、资源危机和人口危机为主要内容的全球范围内的生态危机。这些危机的存在和日趋恶化,给人类的生存方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为人类敲响了警钟,促使人类开始反思自身与自然之间的道德关系,并试图改变先前的价值观念,调整自身的行为活动,以探寻生态危机的解决之道,生态社会主义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应运而生的。 生态社会主义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蓬勃兴起的生态运动中形成的一种社会主义思潮和流派,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本·阿格尔、安德烈·高兹、大卫·佩珀、威廉·莱易斯、詹姆斯·奥康纳、约翰·贝拉米·福斯特、萨拉·萨卡等。生态社会主义学者们吸取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生态学、未来学和系统论的思想观点,试图把生态学同马克思主义结合在一起,围绕生态问题这个中心,以生态效益为核心价值,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为追求目标,重新思考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关系,反思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深入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结构存在的内在矛盾,试图寻找到一条既能消除生态危机又能实现社会主义的新道路。生态社会主义学者的环境伦理思想,特别是其所倡导的生态价值观、环境正义观等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解决生态危机有着重大的启示意义。 本文以“生态社会主义者的环境伦理思想”为研究课题,分析了生态社会主义者环境伦理思想的三大理论来源、具体的发展阶段和道德原则,并从伦理学的角度对代表性人物的生态价值观和义利观进行了分析和梳理、总结和归纳,寻找出其理论中的合理成分。最后根据我国的资源环境状况,阐述了生态社会主义者的环境伦理思想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若干启示,用于指导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B82-058
本文编号:2734506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B82-05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文红;德国“红绿政府”的福利改革评析[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年03期
2 朱苗苗;德国绿党外交政策的发展及变化历程[J];德国研究;2001年02期
3 夏汛鸽;试析当前德国绿党的妇女政策[J];德国研究;2001年04期
4 夏汛鸽;试析德国绿党建党路线的调整[J];德国研究;2002年03期
5 夏汛鸽;德国绿党新生态理念探析[J];德国研究;2003年02期
6 周泽之;;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J];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05期
7 陈永森;;超越资本与自然的矛盾——评福斯特的生态社会主义[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8 王锟;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理解韦伯的社会学思想[J];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9 王国聘;李亮;;环境伦理教育走向实践——我国的探索及国外经验[J];环境教育;2009年10期
10 姜国凡;;从生态正义到社会正义——现代文明生态转向的伦理学视域[J];河南社会科学;2012年06期
本文编号:27345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734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