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的道德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9 22:57
【摘要】:以人为本,是指以人的主体存在、需要满足和发展为中心,以人本身为目的的思想或观念。道德教育是建立在人的基础之上,以人的发展为中心和目的的一项社会活动,其本质就是促进人的潜能的发挥、价值的提升和人格的完善,以人为本是道德教育的应有之义。本文在对传统道德教育进行反思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指导,对以人为本的道德教育的构建进行了探索。论文正文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在对以人为本思想的历史渊源进行全面、深入考察的基础上,阐述了以人为本思想的科学内涵,并对以人为本思想与以民为本思想及人本主义进行了区别。 第二部分:首先对德育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以人为本的道德教育的基本内涵: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在德育过程中充分贯彻“以人为本”原则,终极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第三部分:首先分析了以人为本的道德教育的现实依据:以人为本的道德教育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是道德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对传统德育反思的结果。接下来阐述了以人为本的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一种新的以人为本的道德哲学和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 第四部分:对构建以人为本的道德教育进行了探索:要实现以人为本的道德教育,首先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道德教育理念并确立以人为本的道德教育目标;其次要遵循以人为本的道德教育原则,主要包括主体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和尊重原则,再次还要适应时代要求,不断丰富以人为本的道德教育内容:最后要实施以人为本的道德教育方法,具体包括灌输引导与自由选择相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感情与说理相统一、言教与身教相统一。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B82
本文编号:2734469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B8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亮;道德教育:在规范与德性之间[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年05期
2 项贤明;回归生活世界的道德教育[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年01期
3 郭晓青;学校主体性德育模式的探索[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2年03期
4 张华;论道德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年01期
5 扈中平,刘朝晖;对道德的核心和道德教育的重新思考[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02期
6 薛晓阳;德育文本:问题与品质的追问[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03期
7 刘平秀;新世纪德育人性化的走向[J];江汉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8 魏传光;传统德育“人学空场”问题的理论层面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4年07期
9 于伟;西方高校德育目标内容的比较及其启示[J];吉林教育科学;1997年01期
10 朱小蔓;育德是教育的灵魂 动情是德育的关键[J];教育研究;2000年04期
本文编号:27344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734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