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产生重要影响的政治、军事、思想人物,也是近世湖湘文化的代表性符号(偶像)。随着上世纪末新一轮文化热的兴起,世人对曾国藩的研究兴趣陡然而起。世人对曾国藩的研究大都存在实用主义的倾向,力图通过对曾国藩某些语录、词句的解读和演绎,来指导世人升官发财。本文的旨趣在于,通过对曾国藩思想中的核心部分——政治伦理思想的解析,系统展示曾国藩为官、治军、办洋务等重大经历的精神背景与价值鹄的,这在笔者看来是精准把握曾国藩成功之道的钥匙。本文从以下三个部分来展开:第一部分,简要交代曾国藩政治伦理的社会背景和思想渊源。曾国藩政治伦理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主要包括:湘乡文化的影响,西方文化的传入,曾国藩的为官经历。曾国藩政治伦理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主要来自于三个部分:一是传统儒家内圣外王的伦理思想,二是道家无为而治的伦理思想,三是湖湘文化的经世致用思想。第二部分,重点阐释曾国藩政治伦理思想的基本内容。一、尊贤惜才的人才观:以德为先的鉴才观、诚求礼尊的求才观、勤教严绳的养才观、广收慎用的用才观。二、为政以德的官德观:以注重修身和为政以德为宗旨,以经世致用、以身作则为规范,以虚怀纳谏、任贤荐能为基本目的,以不积私财和严惩腐败为基本手段。三、公忠体国的爱国观:胸怀天下,为国分忧,富国强兵。四、仁民爱物的亲民观:民为邦本,安民保民,惠民利民。第三部分,客观评价曾国藩政治伦理思想。一、曾国藩政治伦理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文化特点。主要表现为:维护道统与政统的保守性,经世致用的维新性,执两用中的中庸性。曾国藩政治伦理思想在当世即产生了广泛影响。主要是:对家族的影响,对湖湘文化的影响,对晚清文人士大夫及官僚集团的影响。二、曾国藩政治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及其局限性。曾国藩政治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主要有:亲民思想与建设执政为民的服务型政府,修身正己与培养服务型行政人格,治军有道与民族复兴。曾国藩政治伦理思想的历史局限性主要表现为:在保守与开放立场上摇摆不定,在忠君与爱国的选择上模糊不清,在廉洁与宽纵的权衡上内外有别。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是:曾国藩身逢乱世,励精图治、殚精竭虑,无奈终归未能阻止晚晴王朝一步步走向崩落。纵览曾国藩留存后世的文献资源,我们可以从中看出曾国藩毕其一生所追求和维护的就是儒家的道统与清王朝的政统,围绕着道统与政统这个轴心,曾国藩在为官治军实践中极力倡行礼治德政、经世致用和人才兴政的政治伦理主张,他试图通过自己的体悟开化,为道统与政统的延续寻求某种定力或门径。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B82-0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辛迪;;用最好的版本树立权威 用严谨的态度编辑图书——记简体版传忠书局《曾文正公全集》[J];出版参考;2011年07期
2 朱莎;;何键助印的传忠书局《曾文正公全集》递修本识见录[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5年05期
3 李宝龙;;我请“曾文正公”做老师[J];黑龙江教育(中学);2016年Z1期
4 ;锦言[J];先锋队;2014年07期
5 周一谋;曾国藩与《曾文正公全集》[J];家庭医学;1998年13期
6 刘善良;“于戏”和“於是之”[J];咬文嚼字;1997年02期
7 赵n\;无尽的思会[J];当代文坛;1998年04期
8 张述华;耐得清贫好做官[J];党风与廉政;2003年04期
9 肖志飞;八字家训“书”在先[J];科技文萃;1995年06期
10 唐浩明;百年旧档付梨枣[J];书屋;1996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韦力;求缺斋[N];光明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曾晚生;曾国藩政治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周阳;论曾国藩的法律思想及其实践[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2 韩宇彤;“勤恕廉明”-曾国藩为官之道论析[D];吉林大学;2016年
3 吕德英;曾国藩法律思想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4 刘朝晖;浅析曾国藩的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5 赵丽;论曾国藩诚信思想[D];吉林大学;2005年
6 雷乐街;晚清湘军饷需制度变革研究[D];安徽大学;2016年
7 屈宁;晚清宋学派礼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郑红飞;清代军队医疗保障制度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
27436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743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