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社会伦理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9 13:02
【摘要】:本文以梁漱溟的社会伦理思想为研究对象,围绕其形成、核心内容、社会表现、具体实践以及评价展开论述,主要包括以下四章内容。 第一章主要研究梁漱溟社会伦理思想的形成。梁漱溟的伦理学说是建立在其心理学基础之上的。他提出了“理性”这一概念。“理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是人类的一种无私的情感,是道德的根据。中国是一个宗教缺乏而理性早启的社会。因此,中国传统社会表现出了不同于近代西洋社会的特殊性。 第二章论述梁漱溟社会伦理思想的核心内容。他认为,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伦理本位的社会。伦理,即关系。如父母、兄弟、朋友等。人生来就处在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中。关系始于家庭而不止于家庭,向外扩散,形成一张网络。中国的社会组织就是以这种伦理关系来组织起来的。所以说,中国是一个伦理本位的社会,即关系本位的社会。伦理社会在经济方面表现为共财之义、分财之义和通财之义。在政治方面表现为把一国看做一个家,国君为一国之父,地方官被称为父母官等。中国传统社会由于理性早启,导致宗教缺失,靠道德和礼俗维持社会秩序。 在分析了中国社会的特殊性之后,针对当时中国所面临的问题,梁漱溟提出了自己的解决之道即进行乡村建设。这是其社会伦理思想的具体实践。乡村建设理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救中国先救农村,建立乡农学校以及成立合作社。梁漱溟认识到了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为基础的国家。要想解决中国的问题就必先解决农村问题。乡农学校是其进行民众教育的地方,有助于提高农民的素质。接下来,梁漱溟进行了一系列实践,包括建立乡村组织,确立知识分子的尊崇地位,激发农民进取心和培养农民的合作精神等等。这是文章第三部分的主要内容。 最后一部分是对梁漱溟社会伦理思想的评价。梁漱溟社会伦理思想的理论价值主要有三个方面:对伦理关系在社会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刻的分析,指出中国传统社会的特性在于以伦理组织社会,中国是一个伦理本位的社会;关于农村建设的重要性,农村是中国经济的基础,没有农村的发展就没有整个国家的富强;“以对方为重”的公德观,在处理个体权利与群体利益的关系上,提出了尊重公共群体利益,实现二者良性互动。而其实际效果极其意义主要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的发展,对我国的“三农”建设和发展农村教育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而梁漱溟社会伦理思想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带有明显的道德理想主义色彩。他脱离了当时中国的社会条件,企图通过文化改造来建设一个新的中国,因此,注定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B82-09
本文编号:2747496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B82-0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李毅;梁漱溟“人生伦理”之理性追求的偏执[J];道德与文明;2001年03期
2 陈伟;;论梁漱溟先生建设中国社会新秩序的思想——兼谈本土资源派与法律移植派之间的论争[J];菏泽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盛邦和;;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及其发展观叙论[J];江苏社会科学;2007年03期
4 李芳;张运生;;梁漱溟的古代中国伦理本位观[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5 杜晓燕;李景平;尚虎平;;比较毛泽东、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 加速“三农”问题解决进程[J];农业经济;2006年02期
6 栗玉仕;伦理本位与以德治国——梁漱溟社会伦理思想研究[J];齐鲁学刊;1996年06期
7 周敏之;王照非议梁漱溟“乡村建设论”述评[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8 陈来;“以对方为重”:梁漱溟的儒家伦理观[J];浙江学刊;2005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赖志凌;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伦理特质[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易燕明;梁漱溟的道德理想主义[D];湘潭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7474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747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