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工匠伦理及传承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1 23:01
【摘要】:本文主要对中国古代工匠伦理的产生背景、演变过程、主要内容及传承途径进行分析,试图梳理出较为系统的中国古代工匠伦理的内容和传承方式体系,并结合时代特点,借鉴日本工匠精神,对中国古代工匠伦理的内容及传承方式进行评析。本文共分六部分:绪论、正文四章、结语。绪论主要对中国古代工匠伦理及传承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及研究目标做了较为全面的介绍。第一章主要探讨中国古代工匠伦理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起源与形成。第二章主要探讨中国古代工匠伦理的主要内容。中国古代工匠的道德理想人格有“圣”与“巧”两种境界,中国古代工匠伦理有功致为上、毋作淫巧、尊师重道、道寓于技,进乎技四条基本的道德规范。第三章主要探讨中国古代工匠伦理传承的途径。传承方式有随技术传承及随器物传承两大类,其中,随技术传承主要是通过家族传承、师徒传承、行会规约、自我习得的方式;随器物传承主要是通过物勒工名制度。第四章主要探讨中国古代工匠伦理的继承与创新。比较中日两国工匠伦理,分析中国古代工匠伦理的优秀传统与局限性,探讨中国古代工匠伦理的继承与创新。
【学位授予单位】:厦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B82-057
本文编号:2751051
【学位授予单位】:厦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B82-05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诚华;;日本家居产品的形态特征、成因及启示[J];艺术生活-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5年06期
2 肖群忠;刘永春;;工匠精神及其当代价值[J];湖南社会科学;2015年06期
3 李宏伟;别应龙;;工匠精神的历史传承与当代培育[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5年08期
4 谢祝清;;古代工匠技艺教育内容解读[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5 谢祝清;;中国古代“百工”技艺教育途径考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6 马铮;;德、日、澳职业教育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比较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年33期
7 丁桂莲;;从民谚看中国古代职业教育中的师徒关系[J];教育学术月刊;2012年06期
8 路宝利;赵友;;职业技术教育视域下“师徒”传承文化研究[J];职教论坛;2011年28期
9 樊蕊;李木子;;中国古代工匠伦理探究[J];学理论;2011年02期
10 陈万求;柳李仙;;中国传统科技伦理的价值审视[J];伦理学研究;2011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胡立彪;;日本企业的“职人精神”[N];中国质量报;2012年
本文编号:27510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751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