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从“非人类中心主义”到“无中心的人类中心主义”——“敬畏生命”伦理思想批判与反思

发布时间:2020-07-20 22:18
【摘要】: 随着人类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和生态危机的日益凸显,作为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环境伦理学,逐渐取代以往调整人与人关系的伦理学,成为当代学者研究的重点。学者们在进行理论反思的过程中逐渐把矛头指向“人类中心主义”,于是,“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逐渐发展成为一门显学,然而以生物中心主义流派的典型代表——史怀泽的“敬畏生命”伦理思想为例,“非人类中心主义”却也面临着其提出者和支持者本身都无法摆脱的、思想立场与自身立场之间的矛盾困境。本文试图对如何解决“非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思想的理论困境作一点初步探讨。 本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对“敬畏生命”伦理观进行初步的梳理,在对其产生背景和理论基础进行简单的分析后,再分三点概括其思想的内涵。 文章的第二部分着重于对敬畏生命伦理思想进行批判与反思。首先通过分析三个悖论对敬畏生命伦理思想进行批判,然后从产生这些悖论的西方思想根源上探究悖论产生的实质,最后对“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之间的争论及其实质进行分析,认为以敬畏生命伦理思想为代表的一切“非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困境的根源就在于西方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在于对主客体分裂对抗的片面强调。 在对敬畏生命伦理的一些基本思想和理论困境实现了较为全面和深刻的理解之后,文章第三部分对中国传统资源中可以借鉴的环境伦理思想进行分析,并在中国古代环境伦理思想的启发下提出一种新的环境伦理理念——“无中心的人类中心主义”,摒弃“非人类中心主义”与以往“人类中心主义”的弊端与危害,从而找到能够真正解决生态危机的方法,实现人与自然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B82-05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汤萱;;西方环境伦理思想剖析[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7期

2 于立新;;美国生态文学、环境伦理与生态经济[J];商场现代化;2007年35期

3 李想;;生态人本主义——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走向整合的产物[J];理论前沿;2009年10期

4 倪洪涛;;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观——兼评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观[J];教育前沿;2006年04期

5 李海霞;;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反思[J];时代人物;2008年06期

6 雷永伟;;浅析人类中心主义的现代观念[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7 时中;;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合议[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8 齐慧丽;;构建科学的生态伦理观[J];齐鲁学刊;2006年03期

9 郭水兰;;论和谐思想对中心主义的超越[J];桂海论丛;2007年05期

10 杨卫军;;可持续发展伦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J];晋阳学刊;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罗亚玲;;环境伦理学与非人类中心主义[A];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论文集[C];2010年

2 邓晓敏;;从环境伦理学的视角对环境法完善的宏观思考[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07年

3 张锋;;自然的权利——环境伦理的一个法学视角[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4年

4 朱海玄;刘芳芳;;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生态伦理学基础研究[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计彤;;人居聚落后城市化走向的生态哲学探析[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0分会场-生态文明视域中的城市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赵安启;;中国古代环境文化的特点及其现代价值[A];价值哲学发展论[C];2008年

7 郭世东;;论《管子》对生态伦理思想与实践的发展[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河南大学 张纯成;构建和谐社会是走出生态危机的重大举措[N];科技日报;2011年

2 任民 李迎春;老子、庄子环境伦理思想探析[N];光明日报;2002年

3 鄂伦;环境·科技·伦理[N];湖北日报;2000年

4 曹明德;从人类中心主义伦理观到可持续发展伦理观的转变[N];光明日报;2001年

5 陈柳钦;环境伦理与可持续发展观[N];中国环境报;2002年

6 王南林;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N];光明日报;2002年

7 牟筱玲 贺警钟;发展视野中的生态文化[N];安徽日报;2004年

8 漆咏德;伦理领域的“哥白尼革命”[N];中国教育报;2001年

9 邓伟志;要有“第四道德”[N];解放日报;2003年

10 夏光;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N];中国环境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平;马克思恩格斯环境伦理思想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D];安徽大学;2012年

2 王继创;整体主义环境伦理思想研究[D];山西大学;2012年

3 王素芬;生态语境下的庄学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4 包双叶;当前中国社会转型条件下的生态文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5 薛勇民;环境伦理学的后现代诠释[D];山西大学;2004年

6 张季平;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生态社会主义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7 张治忠;生态文明视野下的行政价值观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姚晓娜;环境美德及其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徐海红;生态劳动视域中的生态文明[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立平;生态伦理视域中的草原生态文明[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盛夏;从“非人类中心主义”到“无中心的人类中心主义”——“敬畏生命”伦理思想批判与反思[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新锋;超越人与自然二元价值中心的对立[D];重庆交通大学;2011年

3 张晓春;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学解析[D];沈阳工业大学;2010年

4 宋佳;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困境及其出路[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赵亚伟;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争论及其划界标准[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志可;“天人合一”传统环境伦理思想的当代法律价值[D];云南民族大学;2012年

7 刘纯;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辩证法理念[D];吉林大学;2011年

8 李少军;马克思、恩格斯的非人类中心主义思想[D];河南大学;2005年

9 王晓强;《墨子》环境伦理思想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洁;“动物权利”之理论述评[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7640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7640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31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