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舍勒资本主义怨恨伦理思想
发布时间:2020-07-24 00:19
【摘要】: 本文致力于梳理、挖掘舍勒怨恨伦理的思想来源、基础和本质等问题,揭示舍勒怨恨伦理的意义与不足。通过对文本的综合分析,揭示了生命哲学、现象学和宗教哲学在舍勒怨恨伦理思想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不同作用。舍勒怨恨伦理的情感基础论证了爱和恨这两种情感的精神性,说明了它们不同的行为机制。怨恨伦理的价值基础则运用现象学方法对价值的客观性进行了证明,价值的功能化存在方式使客观价值得以通过情感向人类展现。怨恨伦理的存在基础揭示了位格的本质,位格是精神行为统一体和道德价值载体的统一。怨恨伦理可以借助于位格来影响人的现实伦常行为。舍勒怨恨伦理的本质可以概括为伦理变更的失序和价值的主观化。伦理变更的失序是使用价值对生命价值颠覆在现实生活的反映,价值的主观化则使人们将价值与价值物混淆,认为价值可以通过人的劳动获得。舍勒的怨恨伦理,对伦理学基础问题的解决、对克服现代性人性危机都有很大的理论和实践启示意义。怨恨伦理的缺憾体现在怨恨伦理自身的矛盾性上,在探究怨恨伦理的基础和本质时,舍勒已经有了将视角转向于实践的倾向。但在怨恨伦理的扬弃上,舍勒又将目光转向了良知的呼唤和位格的典范作用,有一种浪漫主义的色彩。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B82-06
本文编号:2768033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B82-0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志平;试论追问哲学本质的困境及其出路——从舍勒与胡塞尔的哲学观谈起[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2 王大明;试评舍勒的《资本主义的未来》[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3 李骅;;马克斯·舍勒怨恨理论的伦理之维[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4 张任之;;舍勒思想发展中的“谜”——兼评斯佩德《舍勒的伦理学人格主义》[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5 魏琦;杨赋斌;;马克斯·舍勒的哲学人类学述评[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04期
6 朱东华;现象学是毫无收益的事业吗?[J];河北学刊;2004年05期
7 刘翠;;意义与局限:舍勒哲学人类学的评价[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8 贺来;价值秩序的颠倒与现代社会的命运[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06期
9 王飞;舍勒的技术价值论[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5年03期
10 牛正兰;怨恨:现代性伦理的精神品质——马克斯·舍勒道德建构中的怨恨理论述论[J];兰州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革新;舍勒的人格哲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7680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76803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