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以公共伦理造就道德的人民——当前中国道德现实问题的征候及治理对策

发布时间:2020-07-25 22:04
【摘要】:国内学界对道德现实问题的关注主要围绕幸福悖论、分配不公正、道德冷漠、公民道德提升四大问题。问题域的还原为四个主题的调查提供了概念工具。调查围绕四个主题展开,即公民道德素质提升的引导机制,集体伦理—个体道德的现代性断层,道德冷漠现象的治理,以公平正义涵养道德。从391份问卷获得的数据表明,以公共伦理的重建造就道德的人民,应成为现阶段中国道德现实问题治理的路径依赖。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刘波;;道德:“建设”还是“发展”[J];道德与文明;2012年06期

2 甘绍平;;雷锋的道德关切与陌生人的社会[J];党政干部学刊;2012年08期

3 樊浩;;道德之“民”的诞生[J];道德与文明;2014年02期

4 田海平;李兰芬;;社会变革时期的伦理关系与道德话语——以江苏地区为例对当前我国道德领域“多元、多样、多变”状况及发展规律的调查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5 孙立平;;政府的第一要务是维护公平正义[J];今日中国论坛;2011年05期

6 李骏;吴晓刚;;收入不平等与公平分配:对转型时期中国城镇居民公平观的一项实证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03期

7 黄健;邓燕华;;高等教育与社会信任:基于中英调查数据的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学艺;宋国恺;;当代中国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的经济社会意义[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2 陆益龙;;态度、认同与社会分层的主观建构——基于2008CGSS的描述性分析[J];湖南社会科学;2011年05期

3 李琴;;农村低保群体的社会态度及影响因素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1年16期

4 张洪波;;弱者安全权的平衡与供给[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5 刘慧君;李树茁;;中国社会转型下的心理福利与社会支持[J];公共管理学报;2012年02期

6 邹静琴;;社会阶层关系结构性紧张的政治效应分析——基于政治权力合法性与社会公平正义关联性的理论视角[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周文;赵方;;中国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库茨涅兹假说的再认识[J];当代经济研究;2013年03期

8 范晓光;周纲;;阶层分化与居民社会公正观——对浙江温州的考察[J];观察与思考;2013年03期

9 陈玲;;道德冷漠现象浅析[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10 袁和静;;道德教育在何种意义上可抵制道德冷漠[J];中国德育;2013年1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汉宗;农民工群体的内部差异:社会流动与社会网络[D];武汉大学;2011年

2 董经政;东北老工业基地弱势群体社会心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王甫勤;社会流动与分配公平感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4 胡雅梅;中国居民消费倾向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3年

5 王鹏;收入差距对我国居民幸福感的影响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6 张会杰;教育评估公信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7 周春燕;公正世界信念对不同社会阶层的个体与社会功能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8 申霞;从对抗到合作:冲突社会下的风险治理[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9 郝身永;决策效用、感受效用与幸福—理论分析与中国实证[D];南开大学;2013年

10 毛尚熠;中国的家庭关系及其对老年人的影响[D];厦门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郑杭生;社会公平与社会分层[J];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03期

2 李培林;中国贫富差距的心态影响和治理对策[J];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03期

3 龙静云;熊富标;;论作为社会资本的诚信与企业诚信治理[J];江汉论坛;2011年01期

4 徐梦秋;公平的类别与公平中的比例[J];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01期

5 张维迎,邓峰;信息、激励与连带责任——对中国古代连坐、保甲制度的法和经济学解释[J];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03期

6 李汉林;魏钦恭;张彦;;社会变迁过程中的结构紧张[J];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孙立平;[N];中国企业报;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华兴;伦理的开端与公共伦理的理性基础[J];浙江学刊;2004年06期

2 陈民利;论道德教育的公共伦理环境[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年04期

3 贺龙栋;;社会资本与转型期中国公共伦理建设[J];唯实;2006年11期

4 曹望华;;我国公共伦理研究述评[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5 杨明;张伟;;也谈社会公共伦理——基于个体社会角色的一种思考[J];道德与文明;2008年03期

6 陈学凤;;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伦理之建设[J];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7 潘素洁;刘林山;;公共伦理与和谐之治[J];求索;2009年12期

8 熊昌茂;;论乡村公共伦理的发展困境与整合之路[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9 邱静;;试析社会公共伦理的缺失与建构[J];群文天地;2011年20期

10 杨光飞;试析转型期公共伦理的缺失[J];学术论坛;200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杨明;张伟;;也谈社会公共伦理——基于个体社会角色的一种思考[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2 陆昱;;分离状态下的公共行政与公共伦理之整合[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张忠利;;美国公共伦理与公共管理[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4 肖俊;;从日常生活伦理走向现代公共伦理——腐败的伦理根源及其现代走向[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汤建荣;汤广全;;忠·信·诚观念与市场经济[A];孔学研究(第十一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一次暨海峡两岸第七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何怀宏;应当重视公共伦理的探索[N];光明日报;2004年

2 梁毅 韦庆全;强化公共伦理建设[N];江苏经济报;2010年

3 潘叔明;实现和谐要着眼于公共利益和公共伦理[N];福建日报;2006年

4 康健;从私域伦理到公共伦理[N];学习时报;2000年

5 袁跃兴;公众空间怎能频频上演“裸体秀”[N];中国艺术报;2006年

6 黄万盛;正在逝去的与尚未到来的[N];经济观察报;2004年

7 本报记者  马美菱;知荣明耻:从顾及他人做起[N];文汇报;2006年

8 王传玮;以公共伦理为支撑加强地税文化建设的思考[N];江苏经济报;2009年

9 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系 庞立生;伦理学如何转向生活世界[N];光明日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韩来敬;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共伦理[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2 周蕾;公共与私人之间[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3 姚凯;我国公共伦理建设现状及发展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4 白立娟;对当代中国公共伦理的初步探索[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5 蒋建飞;公共伦理视角下的村干部腐败问题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4年

6 边莹;地方政府公共政策过程中公共伦理缺位现象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704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7704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b8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