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供体器官短缺的伦理困境及其对策
发布时间:2020-07-26 12:54
【摘要】: 器官移植技术在我国发展迅速,给广大病人带来了福音,但器官移植技术在我国的发展也遇到了一些障碍,其中最严峻的问题是供体器官的短缺,供体器官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器官移植技术发展的瓶颈。本文认为,造成供体器官短缺的主要原因有:技术常规化和技术滞后的双重挤压,传统观念障碍和科普滞后的影响,以及技术崇拜和拜金主义的侵袭等。供体器官短缺的缓解机制主要包括鼓励自愿捐献、强化推定同意、推行器官商品化等。供体器官短缺的缓解机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供体紧张的状况,但也面临着一系列伦理困境。这些困境主要包括(1)活体捐献中尊重自主与供体保护的冲突,以及推定同意所面临的道德多元与自主权的冲突;(2)异种移植中的动物权利与人的权利的冲突,跨物种感染与公共健康风险问题,以及异种移植与人格同一性等问题;(3)器官商品化中的暴利诱惑与人类尊严的丧失,器官商品化与医疗资源分配不公等问题。针对这些伦理困境,本文提出了应对供体器官短缺的对策。第一、保持伦理观念创新与技术研发的同步性。器官移植技术仍然是缓解我国器官移植领域供体器官短缺的主要途径,但技术开发不应该因一系列的伦理问题而畏缩不前,伦理原则应该根据技术发展的状况及时地进行调整,为技术的发展提供更为宽松的环境。第二,完善器官捐献的补偿、援助与法律机制,保证器官捐献的公平性和合法性。第三,正视脑死亡对于缓解供体器官短缺的意义。脑死亡标准为供体器官来源的扩大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但它并不是解决供体器官短缺问题的灵丹妙药,更重要的是要使脑死亡标准获得人们的普遍认同,这就需要改变人们的生死观。确立脑死亡标准的意义在于使死亡观念理性化,更好地维护生命存在的合理性与尊严。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B82-05
本文编号:2770788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B82-05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威;江西省器官移植的现状调查及其伦理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707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77078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