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及其善恶——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人性论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9 14:41
【摘要】: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人性论为主要研究内容。首先,从历 史的简要回溯展开,作者认为,在一定意义上说,哲学和伦理学的问 题一直围绕着人来进行,其论域从未有所改变。道德哲学思想史也可 以看作是,寻找理解人的特殊性的途径和方法,为把握人的特殊本质 积累必要的思想资料和知识基础的发展史。马克思主义实践论哲学的 确立,实现了人性思想的根本变革。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实践既是人 所特有的生存活动,又是人之为人的本原活动。实践本身使人以各种 不同的方式去把握世界。实践精神方式是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识和评 价人性的基本思维方式。 本文的第二部分,是对人性的一种伦理学阐释。笔者提出,伦理 在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历史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社会道德的 根据在于实践活动自身所蕴涵的否定性或超越性,在于人和社会发展 的历史要求。伦理,可以被理解为一种人性张力,是人的伦理意向的 客观显现。这种意向受到人性的实践及与人性实践相联系条件的制约。 与人性相联系的条件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肉体与精 神)等。因此,作为社会意识的伦理就表现为人性的自然与超自然, 个体与社会,肉体与精神属性之间的一种张力关系。这种张力引起伦 理对人的行为准则。生命活动的意义等问题的紧张探求。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1
【分类号】:B82-061
本文编号:2774099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1
【分类号】:B82-061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袁再臣;;人性善恶模型的建构:一种动态整合的视角[J];中国校外教育;2010年20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许萍;论教学中的人道主义:价值论视角[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7740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77409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