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黑尔的普遍规定主义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5 16:15
【摘要】:弄清我们所使用的道德话语的真实含义是有成效的伦理学争论和伦理学研究的前提条件。这方面,当代英美元伦理学家的工作值得我们借鉴。理查德·黑尔(Richard M. Hare,1919—2002)是当代英美元伦理学的领军人物之一,他通过对道德语言的语义分析,提出了普遍规定主义的道德语义理论,对英美元伦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黑尔认为道德语言的本质特征是其规定性(prescriptivity),人们使用道德语言的目的是规定或指导各种行为,因此,不能将道德判断混同于事实陈述或事实判断。由于道德判断蕴含祈使句的意义,因此,同意一个道德判断就类似同意一个祈使句。但具有规定性特征的语言不仅仅是道德语言,还有其他的语言,如祈使句。如何将道德语言与其他同样具有规定性的语言区别开来?黑尔提出了普遍化的原则。他认为道德语言的规定性是普遍的规定性,对人人有效的规定性。比如,如果张三说李四考试作弊是错误的,他的话也包含这样的意思:任何相似条件的人在相似的条件下作弊都是错误的。正是规定的普遍性将道德语言和其他的规定性语言区别开来。黑尔从他的普遍规定主义还进一步推出了他的功利主义。 在当代英美元伦理学发展的过程中,黑尔的普遍规定主义是继艾耶尔和史蒂文森之后的又一个非认知主义的元伦理学理论,这一理论进一步揭示了道德话语的非认知性特征,推动了非认知主义的发展。黑尔的规定主义所揭示的道德或伦理学的非认知的特征帮助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伦理话语所蕴含的“应然性”、“规范性”意义的实质,他对规定性话语如何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的论述对于我们深入研究实践理性的内涵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黑尔规定主义的主要问题是:在坚持非认知主义立场的同时,如何才能解释道德语言的适真性(truth-aptness)特征?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B82-0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映平;李文;洪江水;;西方黑尔道德哲学研究述评[J];湖南社会科学;2010年03期

2 黄富峰;论道德语言在道德思维中的地位和作用[J];伦理学研究;2003年04期

3 陈升;道德精神、道德语言与道德适用[J];道德与文明;2000年02期

4 蒋一之;威尔逊道德教育理论的哲学基础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02年04期

5 殷缙;;道德可普化的两种构建路径——黑尔普遍规定主义与康德道德哲学之分歧[J];商品与质量;2010年S2期

6 倪愫襄;当代西方伦理学争论的主要问题概析[J];江海学刊;1996年01期

7 孙伟平;赫尔的功利主义思想述评[J];南京社会科学;2001年08期

8 孙菲菲;陆劲松;;斯蒂文森情感主义伦理学中的道德语言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1年20期

9 杨义芹;;道德语言存在合法性的本体论诠释[J];江苏社会科学;2010年02期

10 张桔;;道德语言、规定语言和祈使句——黑尔对道德语言的分析[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路新利;;医德语言是一块试金石[A];首届《中华护理杂志》论文写作知识专题讲座暨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2 王艳;;伦理学的对象与使命——兼论道德教育的目的[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南开大学哲学系 陆扬 李美红;一股超越了善恶的生命力[N];社会科学报;2003年

2 魏文彪;话语转变折射教育理念更新[N];贵州政协报;2003年

3 梁治平(作者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两种法治观[N];文汇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娜;批判与追寻[D];吉林大学;2012年

2 高辉;试论伦理学的三种理论形态[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3 黄富峰;论道德思维[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征源;黑尔的普遍规定主义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杨志华;普遍规定主义与偏好功利主义[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朱冠明;道德语言之于道德教育的价值与运用[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玉;儿童的道德语言[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5 郝文君;黑尔生命伦理思想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6 张琦悦;黑尔伦理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7 张鲁川;论共同伦理教育[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8 黄惠惠;试论元伦理学对休谟问题的解答[D];复旦大学;2011年

9 郭新永;青少年网络道德问题及对策研究[D];中北大学;2011年

10 殷燕;在麦金太尔美德伦理视阈下的一种整合[D];浙江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817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7817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9b2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