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道德自我的现代建构
发布时间:2020-08-13 07:19
【摘要】: 道德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产物,人一旦脱离生物界进入社会,就使自己的需要具备了社会意义,这种社会意义的最主要表现是社会道德规范的普遍约束性。个体是作为社会道德主体的一分子而生活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的,个体道德素质的提高必然会提升整个人类社会的道德水平。自我意识是个体道德形成和发展的心理机制,个体道德成熟和完善的程度是与个体道德自我意识的成熟和完善同步实现的。个体要确证自己是道德主体的存在,显示出他的道德个性,也就是我们通常讲的个体道德上的自我实现,这本身就是一个个体道德社会化的过程。 道德自我是自我发展到道德层面的高级阶段,是在一定道德规范下形成的对自我价值的追求。道德自我的现代建构不仅需要从历史传统中提炼精华,还需要从现实生活中寻找资源。根据时代要求,理性地选择与继承优良的文化传统并加以创新发展,以生活为依据体验道德问题,通过道德主体主体性、实践性的培养,增强人们参与道德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坚定人们的道德信念,培养高尚的道德人格,这就是道德的目的所在。 本文通过对道德自我缺失现状及成因的分析,阐述了道德自我现代建构的重要意义;通过对中西方道德自我建构思想发展的历史回顾,寻找道德自我现代建构的理论支撑和创新切入点。对于道德自我的现代建构,应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对传统的继承,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借鉴;二是根据时代要求进行制度和内容的发展,通过道德自我主动性和道德自我建构的实践性的培养为道德自我的现代建构创造严谨的内在保障机制,通过制定制度保障机制、道德与法律相结合的保障机制、教育保障机制,为道德自我的现代建构营造良好的外部运行机制环境,从而促进道德自我的现代建构,推动道德由他律向自律转化,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江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B82
本文编号:2791700
【学位授予单位】:江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B82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崔翠翠;;论道德自由及其对大学道德教育的价值导向作用[J];中国电力教育;2011年28期
本文编号:27917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79170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