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时期中国家庭婚姻伦理嬗变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B823.1;B82-0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丙强;家庭与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对马克斯·韦伯观点的阐释[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2 随红松;;中国近代离婚观念的嬗变——以《中央日报》离婚启事为例[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1期
3 舒敏华;“家国同构”观念的形成、实质及其影响[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4 王印焕;;试论民国时期青年恋爱的舆论导向[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5 毛文君,赵可;近代四川婚姻礼俗变动趋势及特征述略[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6 牟建斌;浅谈婚姻伦理[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7 崔海亮;;儒家传统家庭伦理的现代价值[J];船山学刊;2009年02期
8 何嗣佘;原始社会婚姻家庭观念的整体审视[J];池州师专学报;1997年02期
9 梅良勇,张方玉;中国传统家庭伦理思想的重要渊源——《诗经》的家庭伦理思想研究[J];道德与文明;2004年02期
10 刘庚常;孙奎立;张俊良;;我国家庭关系的变动特点及其影响[J];东岳论丛;2006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陆汉文;民国时期城市居民的生活与现代性(1928—1937)[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2 王新宇;民国时期婚姻法近代化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3 闫玉;当代中国婚姻伦理的演变与合理导向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徐静莉;民初女性权利变化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5 刘涛;晚清至五四破除家庭的三个面相[D];复旦大学;2010年
6 吕红平;先秦儒家家庭伦理及其当代价值[D];河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汤洁娟;先秦两汉家庭伦理及其现代价值[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2 谢晓婷;民国前期知识分子对离婚问题的探索(1912-1937)[D];苏州大学;2006年
3 顾萍;当前我国离婚问题的伦理思考[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4 朱丽辰;1912—1936年华北地区的婚俗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5 董琳;宋代大家庭内部人际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倪彬;唐宋时期家庭结构的变迁[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杨金花;论“家”及其对传统中国法律文化的影响[D];厦门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7917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79176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