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经济伦理学视角下的网络综艺伦理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07 14:19
   综艺是一种颇受大众喜爱的视频节目形式,具有让观众放松心情、消磨时间及寓教于乐的功能。综艺最初在电视平台播出,2007年,《大鹏V吧V》在搜狐视频独播,开辟了国内网络综艺市场,但直到2014年《奇葩说》第一季在爱奇艺视频网站上线,网络综艺市场才被“引爆”。网络综艺市场迅速扩大,节目数量、点击量、制作成本、话题度和受众数量等数据迅速攀升。网络综艺在满足大众娱乐需求的过程中,反映和引发了很多伦理问题。网络综艺行业发展迅速,网络综艺节目又具有巨大的传播和影响力,重视和恰当处理相关伦理问题,对于该行业的健康发展、受众和社会的文明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就笔者掌握的有限材料来看,目前国外对网络综艺的研究少,这些研究更多是从文化学、政治学等角度,反思电视综艺节目的思想和内容。国内对网络综艺的研究,主要从传播学、法学、政治学的角度进行,关注的是网络综艺的基本情况,或对其创作、传播、营销策略及节目风格、主持人风格、节目内容、受众特征、知识产权问题、公共领域建设问题等进行专题研究。对于网络综艺问题的研究,更多的是将其作为网络综艺基本情况的一部分进行描述和分析,对网络综艺问题的专题研究比较少,侧重于网络综艺的发展瓶颈和传播伦理。本文认为,网络综艺问题大量涉及伦理问题,可以从三个层次来看。在中观公司层次主要涉及价值观引导、商业诚实与正义、合作方工具化、版权伦理以及分配正义问题;在微观层次涉及公司管理者、节目嘉宾、公司员工、观众等行为主体的道德能力问题;在宏观政府和社会层次涉及广电总局监管不力、法律部门“无法可依”与司法程序效率低、公众对不道德行为的容忍底度高以及媒体忠于市场而非正义等问题。这些问题涉及经济、文化、法律、传播等诸多方面,与伦理尤其经济伦理密切相关,作为社会经济行为主体的网络综艺公司及其利益相关者,其行为、规范以及相关制度的制定和管理,都有必要从理论和实践上,作为经济伦理学问题,使研究者对网络综艺的伦理问题进行专门研究。本文采用经济伦理学的研究框架、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结合法律伦理学、媒介伦理学等学科研究成果,以行为主体的自由与责任为核心思路,从中观、微观、宏观三个层次,研究网络综艺伦理问题所涉及的相关行为主体的自由和责任,分析伦理问题的原因及其规范问题,尝试对网络综艺伦理问题作出系统分析,论文并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偶像练习生》作为案例研究,以期能对网络综艺伦理问题作出比较深入细致的研究和分析。论文分为五章。绪言介绍了研究背景、已有研究成果、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第一章介绍了网络综艺的基本情况,分析指出综艺价值是以经济价值为中心,受伦理价值、娱乐价值、审美价值和认知价值支持的经济价值中心模式。第二到第五章是文章的主体,对网络综艺公司的伦理问题及其相关群体、制度和管理的伦理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尝试对问题的解决提出规范。文中认为,在中观层次,网络综艺公司作为伦理共同体,在经营过程涉及到五类伦理问题,即价值观引导失当、不诚实与不正义、将合作方工具化、版权伦理问题以及分配正义问题。这些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公司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没有处理好经济价值与伦理价值之间的关系,没有落实好行业中“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的超规范。微观层次行为主体的道德能力不足和宏观层次制度和管理上的不足,为网络综艺公司伦理问题的出现提供了机会。在问题的解决上,网络综艺公司作为最主要的责任主体,应奉行诚信理念,履行超过行为底线的道德要求,将行业超规范作为行为准则,自觉承担更多道德责任。微观行为主体应提升道德能力。宏观主体责任的落实,能促进中观和微观层次伦理问题的解决。在分析过程中,文中的主要思路是:确定责任主体、明确主体的责任、分析失责在哪里、失责的原因是什么、应该如何看待、是否有对主体的相应伦理规范、缺乏哪些规范、伦理问题的产生是因为没有遵守规范还是缺乏规范、应该如何规范等,从而对网络综艺伦理问题作出了系统分析。
【学位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B82-05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春雨;;悬疑推理类综艺节目中的声音运用[J];东南传播;2019年08期

2 杨小杨;;观察类综艺节目的创新与思考——以《女儿们的恋爱》为例[J];视听;2019年09期

3 丁强;;我国综艺节目模式可版权性的著作权保护机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9年06期

4 江岸;;怎样培养孩子的财商?[J];小康;2019年24期

5 董晓霜;;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发展趋势探索[J];传播力研究;2019年26期

6 陈俏;;慢综艺节目在中国的现状与发展[J];传播力研究;2019年26期

7 韩潇潇;;国内综艺节目“先导片”研究[J];新闻知识;2019年09期

8 白羽;;浅谈综艺节目主持人的形象塑造与提升[J];传播力研究;2019年27期

9 白云岩;;论综艺节目《声临其境》的创新建构[J];西部广播电视;2018年23期

10 王佳媛;;我国娱乐综艺节目“娱乐至上”现象及对策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8年2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盖琪;吴闻博;孙佳山;;青年文艺论坛第五十期 综艺节目“爆发”背后的逻辑和困局[A];青年文艺论坛:综艺节目“爆发”背后的逻辑和困局(第五十期)[C];2015年

2 萧盈盈;;中国综艺节目的类型演变及其文化语境[A];中国与世界影视文化多样性的现实与前景——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第4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编者的话[A];青年文艺论坛:综艺节目“爆发”背后的逻辑和困局(第五十期)[C];2015年

4 满进前;;体育娱乐综艺节目的成功模式分析——基于品牌延伸视角的理论框架[A];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15年

5 ;中国综艺行业报告[A];艾瑞咨询系列研究报告(2018年第5期)[C];2018年

6 张婷婷;谭巧;;《奇葩说》在娱乐中传播社会价值观[A];“决策论坛——经营管理决策的应用与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6年

7 马云;尹晓雪;;电视文化类综艺节目置景中的色彩设计运用——以《朗读者》第二季为例[A];第十届亚洲色彩论坛论文集(优秀论文篇)[C];2018年

8 ;编者的话[A];青年文艺论坛:跨文化传播中的“韩流”现象(第三十九期)[C];2014年

9 王刘梅;;探究语文类综艺节目广受欢迎的原因——以《中国诗词大会》为例[A];荆楚学术2018年6月(总第二十期)[C];2018年

10 宋西顺;;《汉字英雄》:品牌栏目引发文化风暴[A];两岸创意经济研究报告(2014)[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吴明;音乐综艺节目进入“玩乐”时代[N];湖南日报;2016年

2 本报记者 高爽;好的综艺节目有助于原创音乐发展[N];辽宁日报;2019年

3 阎晶明;同样是故事新说,这档综艺节目为何“圈粉”?[N];贵阳日报;2019年

4 本报记者 李晶;用工业流程玩文艺 综艺节目那点儿事[N];经济观察报;2015年

5 北京商报记者 郑蕊;综艺节目闯关体育圈3个月上线七档[N];北京商报;2019年

6 魏央;原来综艺节目也可以“很文化”[N];大连日报;2018年

7 盛伯骥;综艺节目应警惕“一根筋”思维[N];工人日报;2019年

8 本报记者 吴钰;《声入人心》如何以专业高度炼成现象级综艺[N];文汇报;2019年

9 记者 吴鸣洲;灿星文化欲上市能否唱响A股好声音[N];国际金融报;2019年

10 本报记者 于帆;活跃的国产综艺,靠什么出彩[N];中国文化报;201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炜;俗世之镜—台湾综艺节目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2 高晓芳;物质文化遗产的电视传播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硕;我国慢综艺发展现状及策略研究[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9年

2 刘琴;国内慢综艺节目的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9年

3 龙湘君;综艺节目特效字幕语言中模因变体的生成[D];湖南农业大学;2018年

4 赵晓梅;经济伦理学视角下的网络综艺伦理问题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9年

5 孙梦迪;综艺节目在韩国初中汉语教学中的运用[D];西南科技大学;2019年

6 白玉;综艺节目《非正式会谈》在国际汉语口语课上的应用[D];渤海大学;2019年

7 王圆圆;综艺节目模式著作权法保护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9年

8 汪丽君;电视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形态创新及文化传播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9年

9 丁洪亮;网络综艺节目《奇葩说》传播效果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8年

10 徐小雅;文化类综艺节目中的仪式变化与文化传播[D];安徽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8134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8134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114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