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信用建设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07 20:59
信用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三大规律之一,在现代社会仍然是调节人际关系,规范经济生活秩序的一种重要的行为规范。在厘清内涵、把握特点、明确意义的基础上,深刻分析政府信用建设现状,找准政府信用缺失问题的表象及根源,从而寻找到加强政府信用建设的有效途径,对于强化政府职能发挥,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加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进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对信用和政府信用的内涵进行了系统梳理。在从伦理关系、经济关系、法律关系三个范畴梳理信用内涵的基础上,提出政府信用的概念,提出政府信用就是政府机构履行职能而获得的信用,主要包括政府的决策信用、执行信用、监督信用、服务信用、商务信用五个方面内容。同时在与社会信用体系中的个人信用和企业信用的比较中,总结了政府信用的特征。着眼就政府主体的特殊性,描述了政府信用在社会体用体系中的角色的多重性和重要作用。 关于政府信用现状,本文从全国的角度进行了简要的回顾,并重点以长春为例总结了近年来政府信用建设取得了突出成果。对于政府信用缺失问题,本文从政策连续性、行政透明性、职能性明确性、依法规范性、官员廉洁性等方面列举了失信、毁信、滥信的各种表现,并在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源时,提出政府信用缺失是历史因素、体制因素、利益因素、法制因素和人为因素五个方面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基于上述研究,本文提出政府信用建设的总体思路是:以建设法治政府、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效能政府为目标,以诚实守信、依法办事、公平公正为原则,以信用行政、制度保证、信息公开、权力监督、责任追究为任务,正确处理好法治与德治、政府与市场、权力与权利、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不断强化政府信用的要素支撑。具体从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决策机制、推进依法行政、打造透明政府、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和完善和优化整个信用环境等方面提出了加强政府信用建设的途径选择。 笔者希望通过本文对地方政府信用建设问题的探索和研究,对推进各级、各地政府的信用建设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学位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9
【中图分类】:D625;B82-051
本文编号:2813826
【学位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9
【中图分类】:D625;B82-051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春刚;;浅谈乡镇政府信用建设[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本文编号:28138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813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