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论道德属性的解释作用

发布时间:2020-09-25 15:36
   道德实在论者与反实在论者的交锋由来已久,道德实在论面临很多反驳,例如进化论论证(Evolutionary Debunking Arguments),不相干影响论证(Irrelevant Influence Arguments),可靠性挑战(The Reliability Challenge)等。这些反驳从各个角度论证没有理由认为道德事实存在,我们的道德判断的来源是道德事实以外的东西。这些观点如果是对的,就会对道德实在论构成挑战。这些挑战如果成立,我们能否拥有道德知识就会存疑。哈曼在这些挑战之外对道德实在论给出了不同的挑战。1977年,他在著作《道德的本质》①中提到,道德无法像科学那样对我们的观察发挥解释作用,所以尽管科学理论可以通过解释科学观察而被证实,道德理论却无法因为道德观察的存在而被证实。这被研究者称为对道德实在论的“解释挑战”(Explanatory Challenge),影响很大,引起了广泛讨论。经分析发现,哈曼的“解释要求”包含着因果要求,围绕这一要点,学界对他的回应主要有两条路径,或者不认为解释关系成立必须要求解释项和待解释项有因果关系,认为道德不满足此要求并不影响道德解释的有效性,或者认可这一点,论证道德满足此要求。本文主要聚焦于第二条路径,深入分析哈曼和此种回应代表人斯特金的论战,指出哈曼诉诸反事实理论的论证为了避免双标做出了不合理的让步,使自己的证明无法成立;而斯特金在面对哈曼的第二次挑战,即要求清晰说明道德属性如何对非道德事实发挥因果作用时没有给出明确答复,只是利用科学与道德的类比和拒斥双标来为自己辩护,缺乏正面论证,因而也存在缺漏。本文经过对双方的论战脉络进行细致剖析后发现,二人的问题来源在于对因果性的反事实理论的依赖(反事实案例的使用贯穿二人论证的始末,所有关于因果关系是否成立的讨论皆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分析而展开),并且指出,由于反事实理论本身有很多问题,无法准确刻画因果关系,这种依赖还会使二人的论证面临根基不牢的危险。本文认为要想捍卫自身的论点,除了需要回应论战中暴露出的彼此的缺漏,二人还要反思自己论证的基础,回应反事实理论面临的问题,这个任务是十分沉重的,目前尚不能有结论。
【学位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B82-02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二、研究问题与相关文献
    三、研究方法与基本结构
第一章 从可检验性到因果效力
    第一节 可检验性
    第二节 解释力
    第三节 因果作用
第二章 反事实案例中的因果关系判定
    第一节 共变(Covariance)问题
        (一) 哈曼的双标嫌疑
        (二) 哈曼不合理的让步
        (三) 随附性问题
    第二节 变化的成因
第三章 无法避免的困境
    第一节 怀疑论问题
    第二节 根基不稳——反事实理论的缺陷
结语
参考文献
    英文著作
    英文论文
    中文研究著作与论文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文瑜;;论设计的道德属性[J];大众文艺;2015年10期

2 徐向东;;“不可避免”的行动、道德责备与康德原则[J];清华西方哲学研究;2016年01期

3 巩固;;关于道德问题[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1987年04期

4 韩震;匡海波;武成圆;王含含;李志轩;;基于消费者感知的产品道德属性表达研究——以网购农产品为例[J];管理评论;2018年04期

5 荣新海;论政策的道德属性[J];道德与文明;1991年02期

6 刘隽;;道德语词的定义与属性[J];伦理学研究;2019年03期

7 张蒙蒙;;浅析《圣经》中“十诫”的道德属性[J];青年与社会;2018年29期

8 史育华;;由商品的道德属性看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11期

9 赵金义;;略论科学的道德和道德的科学[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01期

10 李桂平;;我对书的感情[J];山东教育;2008年Z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鲁品越;;资本无道德属性,企业有道德责任[A];上海社科院马克思主义创新论坛2007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鲁品越;资本有没有道德属性[N];解放日报;2007年

2 靳环宇;资本天生具有道德属性[N];解放日报;2007年

3 张之沧;论科学的道德属性[N];光明日报;2004年

4 辽宁大学 高楠 王纯菲;文学道德批评的理论根据[N];社会科学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何松旭;为什么需要道德?[D];浙江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鲍婕;论道德属性的解释作用[D];山东大学;2019年

2 刘博闻;机器人道德地位问题探究[D];广西大学;2018年

3 王含含;APP产品道德属性评价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7年

4 许便红;自由的道德属性[D];西南政法大学;2014年

5 苏麒文;农产品网店责任度与绩效关系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6 李伟杰;春秋时期的君子与君子文化[D];河南大学;2015年

7 翁蕾;共情及游戏角色对玩家攻击性影响的初步探究[D];西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8267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8267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f4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