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密问题”的再反思
【学位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8
【中图分类】:B8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第2章 绪论
2.1 选题意义
2.2 研究思路
2.3 可能性创新
第3章 所谓“斯密问题”
3.1 “斯密问题”的由来
3.2 “斯密问题”的实质
第4章 对“斯密问题”的人性论解析
4.1 人性论解析的重要性
4.2 对“斯密问题”的人性论解析
第5章 对利己与利他的再反思
5.1 对“经济人”利己的再反思
5.2 对“道德人”利他的再反思
5.3 人是利己与利他的双重存在
第6章 对“两只手”的再反思
6.1 “看不见的手”——经济规律的作用
6.2 “看得见的手”——制度安排的作用
第7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洋,关文瑜;经济人学习制度的成本与路径依赖[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12期
2 刘志飞;“经济人”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伦理思考[J];理工高教研究;2005年04期
3 张广宁;评《经济人与道德人》[J];现代哲学;1996年02期
4 丁栋虹;经济人范式及其四次历史性突破与产权经济学的发展[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5 马传松,王维;“经济人”:一个不可回避的经济哲学问题[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6 蒋云根;现代社会的选择:从“道德人”到“经济人”[J];探索与争鸣;1999年12期
7 黄彩英 ,于金秀;“经济人”与“道德人”之价值通融[J];社会科学论坛;2002年08期
8 胡岳岷;历史性、现实性与科学性的多维变奏——《现代“经济人”批判》读后[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9 栗子;;人半中年月半秋[J];飞天;2007年01期
10 王宏维;冲破经济人与道德人的困厄──评《经济人与道德人》一书[J];哲学研究;1996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永霞;;高等教育活动中的“经济人”[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2 徐则荣;;试论“经济人”[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3 宋圭武;;“经济人”问题研究[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陈学明;;反对把“经济人”普遍化、永恒化、正面化[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六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程恩富;;新“经济人”论:海派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设[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4)[C];2004年
6 邓春玲;;论经济学中的人——经济人[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第24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刘细良;高修卫;;论“行政立法部门化”及其防范[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姬亚平;;老干部的新问题——服务型政府的困境与出路[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9 ;深刻反思经济人,全面升级经济学——致全世界经济学人公开信[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刘一弘;孙大伟;;生态文明的呼唤:从经济人走向生态人[A];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1)[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贾瑛;韩国企业向往到长春投资[N];长春日报;2007年
2 复旦大学 马涛;警惕“经济人”的滥用[N];社会科学报;2006年
3 尚辞;李斯的贤与不肖(八)[N];电脑商报;2008年
4 张伟邋汪小勤;“经济人”假设与伦理[N];光明日报;2008年
5 毛天祥;从“经济人”角度清理党政干部企业兼职[N];中国经营报;2004年
6 顾纪生、傅贤治;博弈沦为时尚 世界将会怎样[N];中国经营报;2004年
7 本报记者 为民;华夏社:经济人文两手硬[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3年
8 彭兴庭;政府失信与政府“经济人”[N];中国工商报;2004年
9 ;3G关系社会经济人文[N];通信产业报;2004年
10 文/老桨;主题经济人潮澎湃涌财气[N];中国邮政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泽亚;“经济人”与经济制度正义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王健;利他行为的模型构造与数量分析[D];厦门大学;2009年
3 孙春晨;市场经济伦理导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4 易珉;企业管理中的道德风险及其规避[D];中南大学;2008年
5 彭春凝;论经济法的伦理基础[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6 殷红;俄罗斯转轨经济政策中政府诉求约束研究[D];辽宁大学;2008年
7 薛为昶;伦理学与经济学的离分与复归[D];东南大学;2005年
8 贾成中;企业生态责任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9 王雷;合作的演化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10 李彦龙;哲学视野中的生态经济[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京军;“斯密问题”的再反思[D];西南大学;2008年
2 张春霞;论市场经济的人性[D];新疆大学;2004年
3 卢小青;我国企业并购中政府行为扭曲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4 周文静;关于“经济人”和“道德人”问题的争论与评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聂庆彬;“经济人”假设的嬗变及意义分析[D];河南大学;2007年
6 杨玉强;中国市场经济中“经济人”的位置及其超越[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7 柳波;“经济人”假说与人的发展[D];郑州大学;2006年
8 王立杰;伦理视角下企业社会责任及其实现机制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9 王盛军;我国自然资源行政许可制度的法经济学分析[D];河海大学;2006年
10 孙庆武;经济学理性的哲学反思[D];东华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8271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827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