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行政忠诚
发布时间:2020-09-28 10:14
“行政忠诚”是中西方政治与行政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问题。公共行政作为理性与权威最为集中的领域,在后现代的公共语境中面临着严峻的伦理危机,而行政忠诚的危机又是这场危机中最为凸显的方面,因此,如何“消解”行政忠诚的伦理危机在后现代的公共行政语境中日益紧迫。 众所周知,儒家的忠诚理论构成了儒家道德理想主义落实到社会政治实践的观念构架,模塑了古代中国人的政治行为方式,而西方的行政忠诚理念则随着城邦至上、神权政治、世俗专制、社会契约等政治变迁而发展。对中西方行政忠诚的历史进行比较与分析,将会发现二者的不同表征源于政治思维方式、忠诚主体对自我身份的认同等方面的差异。 在中西方行政忠诚传统理论的分析与比照的基础上,需要对行政忠诚的概念和内涵进行深入的分析。首先必须对行政忠诚概念进行语义学阐释,进而对行政忠诚的特征与对象做出基本规定,而通过对上级与下级、官员与公民等伦理关系的论证,则可对行政忠诚关系有一个基本的定位。当然,行政忠诚主体价值的确定又为行政忠诚理论提供了进一步实现的可能。 然而,由于行政忠诚个体自身、行政忠诚伦理关系以及行政忠诚制度环境等因素的不确定性,行政忠诚在行政实践中面临着道德风险与有限理性的困境;而权威悖论与盲目服从必然将造成服从命令与自由意志的内在紧张。此外,行政忠诚的实践冲突通常来自政治义务与自然义务之间的纠葛,而集体责任与个人责任二者之间的难以厘清更是直接造成了行动上的困境。如何走出这些困境必然成为实现行政忠诚的当务之急。 行政“不服从”理论的介入对于消解行政忠诚的困境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某种意义上而言,行政“不服从”是行政忠诚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它彰显了行政个体反省的、审慎的、自我负责的伦理态度。当然,“不服从”理论处理的是行政忠诚实践中的特例。在正常情形下,我们依然需要加强正义制度与德性个体的建设,为行政忠诚的实现创造外在条件与内在条件。相互利益与相互善意共筑行政忠诚正义制度的基石:扬善抑恶的理性设计成为公共行政制度的人性基础;道德激励与道德惩罚的有效运用则为行政忠诚正义制度创造了良好的激励机制。当然,内在的道德个体与外在的正义制度同等重要。因而,须结合知、情、意、行等道德心理过程论证如何培养行政个体忠诚的伦理认知、忠诚的道德情感以及忠诚的实践美德,从而为忠诚的行政个体构建内在的、坚固的道德屏障。
【学位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08
【中图分类】:B82-051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缘起
1.1.1 后现代语境中的公共行政伦理危机
1.1.2 行政忠诚的价值凸显
1.2 研究综述
1.2.1 行政忠诚的概念与范畴研究
1.2.2 行政忠诚的价值与意义研究
1.2.3 行政忠诚的问题与冲突研究
1.2.4 行政忠诚的热点与趋势研究
1.3 基本思路
1.4 研究方法
第2章 行政忠诚的思想渊源
2.1 中国古代行政忠诚思想
2.1.1 忠诚观念的产生及其政治意义
2.1.2 忠诚观念的演变及其君臣关系
2.2 西方传统的行政忠诚观念
2.2.1 由“城邦至上”到“双重国度”的转变
2.2.2 由“世俗专制”到“社会契约”的发展
2.3 中西行政忠诚思想比较
2.3.1 行政忠诚思维方式的差异
2.3.2 行政忠诚主体认知的差异
第3章 行政忠诚的概念与内涵
3.1 行政忠诚的概念分析
3.1.1 行政忠诚的语义疏解
3.1.2 行政忠诚的基本规定
3.2 行政忠诚的伦理关系与主体价值
3.2.1 行政忠诚的伦理关系
3.2.2 行政忠诚的主体价值
第4章 行政忠诚的实践困境
4.1 行政忠诚的有限性与道德风险
4.1.1 行政忠诚个体的不确定性
4.1.2 行政忠诚关系的不确定性
4.1.3 行政忠诚制度的不确定性
4.2 行政服从与行政自由的冲突
4.2.1 行政价值实现与行政服从的美德
4.2.2 行政权威悖论与行政盲从的恶果
4.2.3 行政自由意志与行政服从的困境
4.3 行政义务与自然义务的冲突
4.3.1 国家法抑或人类法
4.3.2 职位责任抑或自然责任
4.3.3 政治证成性,抑或政治正当性
4.4 行政集体责任与行政个体责任的困境
4.4.1 集体行政责任的悖论
4.4.2 个体行政责任的质疑
4.4.3 行政责任的形上注解
4.4.4 为他责任的借鉴意义
第5章 行政忠诚的实现
5.1 行政不服从的介入与行政忠诚困境的消解
5.1.1 行政不服从理论的内涵
5.1.2 行政“不服从”实践的方式
5.1.3 行政不服从的限度
5.2 行政忠诚实现的制度保障
5.2.1 行政忠诚的正义基石:相互利益与相互善意
5.2.2 行政忠诚的人性基础:性善说与性恶论
5.2.3 行政忠诚的激励机制:道德激励与道德惩罚
5.3 行政忠诚实现的美德培育
5.3.1 行政忠诚的伦理认知
5.3.2 行政忠诚的道德情感
5.3.3 行政忠诚的实践美德
第6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2828667
【学位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08
【中图分类】:B82-051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缘起
1.1.1 后现代语境中的公共行政伦理危机
1.1.2 行政忠诚的价值凸显
1.2 研究综述
1.2.1 行政忠诚的概念与范畴研究
1.2.2 行政忠诚的价值与意义研究
1.2.3 行政忠诚的问题与冲突研究
1.2.4 行政忠诚的热点与趋势研究
1.3 基本思路
1.4 研究方法
第2章 行政忠诚的思想渊源
2.1 中国古代行政忠诚思想
2.1.1 忠诚观念的产生及其政治意义
2.1.2 忠诚观念的演变及其君臣关系
2.2 西方传统的行政忠诚观念
2.2.1 由“城邦至上”到“双重国度”的转变
2.2.2 由“世俗专制”到“社会契约”的发展
2.3 中西行政忠诚思想比较
2.3.1 行政忠诚思维方式的差异
2.3.2 行政忠诚主体认知的差异
第3章 行政忠诚的概念与内涵
3.1 行政忠诚的概念分析
3.1.1 行政忠诚的语义疏解
3.1.2 行政忠诚的基本规定
3.2 行政忠诚的伦理关系与主体价值
3.2.1 行政忠诚的伦理关系
3.2.2 行政忠诚的主体价值
第4章 行政忠诚的实践困境
4.1 行政忠诚的有限性与道德风险
4.1.1 行政忠诚个体的不确定性
4.1.2 行政忠诚关系的不确定性
4.1.3 行政忠诚制度的不确定性
4.2 行政服从与行政自由的冲突
4.2.1 行政价值实现与行政服从的美德
4.2.2 行政权威悖论与行政盲从的恶果
4.2.3 行政自由意志与行政服从的困境
4.3 行政义务与自然义务的冲突
4.3.1 国家法抑或人类法
4.3.2 职位责任抑或自然责任
4.3.3 政治证成性,抑或政治正当性
4.4 行政集体责任与行政个体责任的困境
4.4.1 集体行政责任的悖论
4.4.2 个体行政责任的质疑
4.4.3 行政责任的形上注解
4.4.4 为他责任的借鉴意义
第5章 行政忠诚的实现
5.1 行政不服从的介入与行政忠诚困境的消解
5.1.1 行政不服从理论的内涵
5.1.2 行政“不服从”实践的方式
5.1.3 行政不服从的限度
5.2 行政忠诚实现的制度保障
5.2.1 行政忠诚的正义基石:相互利益与相互善意
5.2.2 行政忠诚的人性基础:性善说与性恶论
5.2.3 行政忠诚的激励机制:道德激励与道德惩罚
5.3 行政忠诚实现的美德培育
5.3.1 行政忠诚的伦理认知
5.3.2 行政忠诚的道德情感
5.3.3 行政忠诚的实践美德
第6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科;;论行政忠诚困境的解决途径[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04期
2 李建华;牛磊;;行政检举:走向一种新的行政忠诚——对行政伦理学忠诚困境的解读[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好;论行政忠诚[D];中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好;论行政忠诚[D];中南大学;2004年
2 韦长伟;社会转型期行政忠诚问题研究[D];燕山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8286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828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