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声音》中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研究
【学位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7
【中图分类】:B82-0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1章 卡罗尔·吉利根和她的《不同的声音》
1.1 吉利根简介
1.1.1 吉利根生平
1.1.2 吉利根个人成就
1.2 关于《不同的声音》
1.2.1 《不同的声音》的成书背景
1.2.2 《不同的声音》的成书动机
第2章 《不同的声音》女性主义关怀伦理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2.1 吉利根对男权主义的批判
2.1.1 “父权制”下的女性伦理观对女性的精神压迫
2.1.2 西方“男性”道德建构模式对女性价值的忽视
2.2 吉利根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的理论观点
2.2.1 关怀是一种关系行为
2.2.2 对女性道德发展顺序的阶段性解释
2.2.3 道德要求实现关怀和避免伤害
2.3 吉利根女性主义关怀伦理的特点
2.3.1 女性维护关系,男性向往公平
2.3.2 女性建构情境,男性尊重准则
2.3.3 女性建立联系,男性保持分离
第3章 对“不同的声音”的怀疑和吉利根的回答
3.1 对“不同的声音”的怀疑
3.1.1 道德是否有性别之分
3.1.2 关怀定义的不确定性
3.1.3 关怀能否作为唯一的道德准则
3.2 吉利根对质疑的回答
3.2.1 挣脱“性别道德”的困境
3.2.2 关怀伦理只是公正伦理的补充
第4章 吉利根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的意义
4.1 理论贡献
4.1.1 以一种不同的视角解释道德
4.1.2 建构了一种女性道德判断发展模式
4.1.3 使传统伦理思想更具人情味
4.2 吉利根关怀理想的启示
4.2.1 承认女性关怀的天性
4.2.2 公正和关怀对立又相依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肖巍;女性的道德发展——吉利根的女性道德发展理论评述[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6年06期
2 岑国桢;吉利根对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修正[J];心理科学;1992年04期
3 刘慧姝;;女性成长与关怀伦理学——论吉利根的女性心理学理论[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4 肖洒;张海兰;;吉利根的关怀道德取向理论及启示[J];学理论;2010年08期
5 郭本禹;倪伟;;宽恕:品德心理研究的新主题[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0年02期
6 侯晶晶;;《始于家庭:关怀与社会政策》译后记[J];中国德育;2007年10期
7 肖巍;;女性的道德话语[J];博览群书;1999年02期
8 李银河;;女性道德比男性道德好吗[J];中外文摘;2011年08期
9 戴雪红;;他者与主体:女性主义的视角[J];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记者 杨念明 通讯员 胡启洲;台湾生物菌肥试用现魔力[N];湖北日报;2009年
2 杨济 本报记者 风端;检讨BBC[N];南方周末;2004年
3 徐剑梅;英国广播公司承认有误[N];人民日报;2003年
4 记者 徐剑梅;BBC承认对英“伊拉克门”报道有误[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5 陈昕晔;BBC的体制缺陷[N];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
6 黄继新;BBC震荡[N];经济观察报;2004年
7 牛道斌;BBC与政府对决尘埃落定[N];法制日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周杨;BBC裁员3780人[N];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陈子雪;论吉利根基于女性视角的关怀伦理思想[D];南京师范大学;2016年
2 安阳;《不同的声音》中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研究[D];河北大学;2017年
3 方红;吉利根的道德心理学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8290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829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