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美国式现代消费文化的伦理省思及理性抉择

发布时间:2020-09-29 07:12
   现代消费方式是现代消费文化的体现。“美国方式”的消费文化是现代消费文化的主流,其价值观便是“充分享受丰富的物质即为美”,其表现出来的消费文化便是:“高消耗性的消费文化”;“炫耀性消费文化”,“病态性的消费文化”;“超前性消费文化”等。而物质第一主义的价值取向,消费主义文化的刺激和经济主义的价值驱动,是美国式现代消费文化形成的原因。总之,其消费方式的价值追求是满足无限膨胀的物欲。这样便导致了现代消费文化物质丰饶与精神贫乏的矛盾。 现代消费方式面临双重挑战,一方面是富人世界的享乐主义消费,不仅大大超出生活的基本需要,而且有大量的挥霍和浪费,因而是造成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根源之一。另一方面,穷人被迫消费不足,形成贫困与环境破坏之间的恶性循环。在“美国方式”的消费文化观念的诱导下,给地球带来不可承受的压力,即地球不能承受现代消费方式的恶性发展,人们在消费领域无限膨胀的物欲导致了人类的生存危机。 超越美国式现代消费文化,使现代消费方式作出理性抉择,这是建构现代消费伦理的前提和出发点。贝克的第二个现代化理论便是建构现代消费伦理的理论模式。该理论强调人类的第二个现代化时期的竞争在于非物质的竞争,旨在扭转第一个现代化时代中形成的、不顾后果的获利欲望而导致的消费主义趋势,倡导以义务感、敬重意识和自我约束理念为内涵的放弃之伦理,这种放弃之伦理具有自利—利他的双重性,因而是现实可行的。现代消费伦理的理论探索的目的在于倡导整个社会放弃片面的消费观念与增长模式,把注意力集中到生活质量的问题上来,其重要特征主要是通过精神生活品质的优化来显示人类生活质量的改善。这是一种新型的消费伦理,其道德规范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所以现代消费方式的伦理向度便是:把人对消费的“无限追求”引向精神世界;把现代消费的价值观定位在物欲的道德化节制上; 把现代消费的目标定位在合理、文明、健康的消费方式上。 从现代消费方式的伦理视域引伸出现代消费方式的主流选择便是 可持续消费模式。其适度、公平、和谐及增加精神消费比例的原则也是 现代消费伦理倡导的核心内容。所以,可持续消费模式是现代消费伦 理践行的可操作模式。那么,引导建立可持续消费模式的对策机制便 是:提高公众可持续消费意识,使可持续观念深入人心;建立将环境和 资源成本内在化的价格体系;积极研究与开发可持续性产品;加强可持 续消费的法律制度和管理体系的建立。
【学位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2
【中图分类】:B82-05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 美国式现代消费文化的弊端与伦理省思
    (一) 、 美国式现代消费文化的弊端
    (二) 、 美国式现代消费文化的成因
    (三) 、 美国式现代消费文化面临的冲突与挑战
二、 超越美国式现代消费文化的伦理选择
    (一) 、 超越美国式现代消费文化的伦理模式
    (二) 、 建构现代消费伦理的理论前提
    (三) 、 探寻现代消费伦理的应有向度
三、 适度消费伦理的基本原则与对策
    (一) 、 适度消费伦理的基本原则
    (二) 、 引导建立可持续消费模式的对策机制
参考书目
后记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岭;本土情境与全球话语:一个中西方二元对立的预设?[J];艺术·生活;2005年03期

2 郝斌;;复制现代[J];建筑知识;2011年09期

3 张薏;;“薏”想天开——一个国家志愿者的赴美执教经历[J];山东教育;2011年Z1期

4 卿青;;ABT只此一家[J];舞蹈;2010年01期

5 李开复;;儿子是母亲最甜蜜的牵挂[J];读者(原创版);2008年04期

6 狄巨宽;周云哲;王巨;于红艳;孙泓洁;王鸽;苏璇;代戋戋;苗卫钟;缪济临;解彦军;;百年别墅:凝固的音符[J];河北画报;2011年06期

7 王蒙;;鸠山由纪夫,“忍者”的“友爱”新政[J];黄金时代;2009年11期

8 李望舒;;落后清朝的先进金融管理[J];大科技(百科新说);2011年08期

9 郝巍东;;动画创作中的文化纠结[J];文艺研究;2011年09期

10 茹莹;;试析美国对俄国革命的反应(1905—1920)[J];世界历史;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在新;;故宫的后现代消费文化和城市空间文化(英文)[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人类遗产对文明进步的启示”考古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2 沈晋明;;用客观指标对人体舒适性的研究[A];上海制冷学会一九八九年年会论文集[C];1989年

3 楚树龙;林芯竹;;美国和中国:力量、观念和战略[A];“美国经济中长期趋势及其对中美经贸关系的影响”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龚金龙;;对烟草业美国式诉讼之回顾与简析[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5 左大培;;全球化的倒退与“帝国主义国家利己主义”[A];海洋油气、能源装备制造业发展与国产化合作——第一届全国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论坛文集[C];2004年

6 刘巽浩;;讨论:什么是保护性耕作[A];中国农作制度研究进展2008[C];2008年

7 廖晓义;;绿色生活 适度消费[A];首届环境与发展中国论坛论文集[C];2005年

8 周文贵;蒋涌;;论“后冷战”时代经济全球化的异化与中国的对策[A];美国新经济周期与中美经贸关系——全国美国经济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吴建斌;;独立董事在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地位研究——日本引进独立董事制度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A];中国商法年刊创刊号(2001)[C];2001年

10 沈红芳;李小青;;牵动菲律宾政治神经的修宪与反修宪运动探析[A];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50周年庆暨“当代东南亚政治与外交”学术研讨会大会手册[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俞天白;美国式自由的典型注解[N];中国教育报;2010年

2 特约记者 王囡囡;探源美国式慈善[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余瀛波 实习生 韩晓萌;回归人性的美国式“城管”[N];法制日报;2010年

4 张国庆;阿桑奇:考验美国式民主[N];中国经营报;2010年

5 华东政法大学教授 陈坤;警惕美国式赖账违约方式[N];法制日报;2011年

6 阎岳;美国式注资遭遇“前有狼后有虎”[N];证券日报;2011年

7 曾言;“美国式离婚”:谁都快乐[N];中国社会报;2005年

8 彭春来;美国式刺激经济计划的三点启示[N];证券日报;2010年

9 财经媒体评论员 和静钧;美国式“协商民主”受挫[N];中国经营报;2011年

10 贺涛;美国式招标下的机构博弈[N];中国证券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成兵;当代认同危机的人学探索[D];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

2 白艳萍;中国债券拍卖市场实证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3 国怀林;孙中山宪政思想的发展阶段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治忠;美国式现代消费文化的伦理省思及理性抉择[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王厚香;后现代消费文化理论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3 李娟;迈克·费瑟斯通后现代消费文化思想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4 周永yN;冷战结束后美国对拉美政策[D];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2007年

5 李学林;论金融控股公司组织管理模式[D];四川大学;2004年

6 王宝琴;“美国式”个人信用制度及其特点[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朋;论20世纪以来美国的民主输出[D];山东大学;2007年

8 童文杰;视听新媒体与文化消费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9 余妮;二战与美国国家战略目标[D];武汉大学;2005年

10 侯阿妮;西方语境下女权主义关于身体的理论阐释[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294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8294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499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