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道德与法律相互作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9 17:46
历史已经证明,安国兴邦,一靠道德,二靠法律。任何一种社会秩序的产生与巩固都离不开道德与法律这两个规范因素的优化组合和协调发展,二者犹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不可分离。本文从古今中外的文献资料入手,通过对道德与法律的内涵及要素的深度挖掘,积极探究道德与法律相互作用的理论根源和现实路径,为道德与法律相互作用的研究建构起深厚的学理基础。同时,借助个案分析法,直观、形象的还原二者之间的作用关系,为二者相互作用的路径方法创建扎实的现实依据。笔者依据多年的伦理学和法学的学习经历,同时借助道德与法律这两方面的一手资料,对我国当代道德与现行法律相互作用的具体表现以及促进对策做了深入的分析和思考。本文通过对社会典型案例的个案分析,积极从中探寻具有普遍性的作用路径,探索印证道德与法律相互作用的实现途径,创新有效践行的方式方法,力求在强化理论成果的可操作性方面有所裨益。 基于上述研究思路与方法,论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一通过对道德和法律的定义、作用和区别联系以及德治和法治原理的分析,阐述道德与法律相互作用的一般原理;二从多维度、多视角对道德与法律相互作用的必然性及现实基础和具体方式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把握及诠释,探寻了道德与法律相互作用的深刻理论根基,为我国当代道德与法律相互作用建构坚实的理论基础;三从专业化的视角对我国实体法和程序法进行分析,并结合社会中的典型案例和道德的真善美论证二者相互作用的具体表现,力求既有理论的分析又有实践的佐证,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促进道德和法律相互作用的对策,试图更好地发挥德治和法治的社会调控功能,开辟加强和改进道德与法律相互作用的方式。 总之,本文力求更加直观、立体地阐述道德与法律的相互作用关系,使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和更加深远的理论意义。但是面对当代中国经济转型、体制转轨,要想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和良好的相互作用,关键还是要深度挖掘二者相互作用的内在学理基础,抓住二者相互作用的切合点,不断探寻二者相互作用的规律与制度策略,实现道德与法律的良性互动,方能真正实现道德与法律相互作用的良好发展局面。
【学位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3
【中图分类】:B82-051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论文的写作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1.1 论文的写作背景
1.1.2 论文的研究目的
1.1.3 论文的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结构、研究方法和研究流程
1.3.1 论文的研究结构
1.3.2 论文的研究方法
1.3.3 论文的研究流程
1.4 本文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1.4.1 本文的重点、难点
1.4.2 本文的创新点
2 道德与法律相互作用的一般原理分析
2.1 道德与法律的定义
2.1.1 道德的定义
2.1.2 法律的定义
2.2 道德与法律的作用
2.2.1 道德的作用
2.2.2 法律的作用
2.2.3 道德与法律的相互作用
2.3 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2.3.1 道德与法律的区别
2.3.2 道德与法律的联系
2.4 德治与法治的原理
2.4.1 德治的原理
2.4.2 法治的原理
2.4.3 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
3 当代中国道德与法律相互作用的基础与方式
3.1 当代中国道德与法律相互作用的必然性
3.1.1 中国历史上道德与法律的相互作用
3.1.2 西方德治与法治相互作用的历史轨迹
3.1.3 道德与法律共同的逻辑起点与价值追求
3.2 当代中国道德与法律相互作用的现实基础
3.2.1 当代中国道德与法律相互作用的经济基础
3.2.2 当代中国道德与法律相互作用的政治基础
3.2.3 当代中国道德与法律相互作用的文化基础
3.3 当代中国道德与法律相互作用的方式
3.3.1 道德与法律在内容上相互吸收
3.3.2 道德与法律在实施中相互凭借
3.3.3 道德与法律在功能上相互补充
4 当代中国道德与法律相互作用的现实表现及对策
4.1 当代中国道德对法律的作用表现
4.1.1 当代中国道德是现行实体法的价值源泉
4.1.2 当代中国道德是现行程序法的价值目标
4.1.3 当代中国道德是依法治国的基础保障
4.2 当代中国法律对道德的作用表现
4.2.1 当代中国法律为道德建设提供支持
4.2.2 当代中国法律与道德的真善美统一
4.2.3 当代中国法治引导大众向善的生活
4.3 当代中国道德与法律相互作用的对策建议
4.3.1 唤起民众的善良意志
4.3.2 提高法律人道德能力
4.3.3 加强社会的法制建设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硕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清单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47520
【学位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3
【中图分类】:B82-051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论文的写作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1.1 论文的写作背景
1.1.2 论文的研究目的
1.1.3 论文的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结构、研究方法和研究流程
1.3.1 论文的研究结构
1.3.2 论文的研究方法
1.3.3 论文的研究流程
1.4 本文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1.4.1 本文的重点、难点
1.4.2 本文的创新点
2 道德与法律相互作用的一般原理分析
2.1 道德与法律的定义
2.1.1 道德的定义
2.1.2 法律的定义
2.2 道德与法律的作用
2.2.1 道德的作用
2.2.2 法律的作用
2.2.3 道德与法律的相互作用
2.3 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2.3.1 道德与法律的区别
2.3.2 道德与法律的联系
2.4 德治与法治的原理
2.4.1 德治的原理
2.4.2 法治的原理
2.4.3 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
3 当代中国道德与法律相互作用的基础与方式
3.1 当代中国道德与法律相互作用的必然性
3.1.1 中国历史上道德与法律的相互作用
3.1.2 西方德治与法治相互作用的历史轨迹
3.1.3 道德与法律共同的逻辑起点与价值追求
3.2 当代中国道德与法律相互作用的现实基础
3.2.1 当代中国道德与法律相互作用的经济基础
3.2.2 当代中国道德与法律相互作用的政治基础
3.2.3 当代中国道德与法律相互作用的文化基础
3.3 当代中国道德与法律相互作用的方式
3.3.1 道德与法律在内容上相互吸收
3.3.2 道德与法律在实施中相互凭借
3.3.3 道德与法律在功能上相互补充
4 当代中国道德与法律相互作用的现实表现及对策
4.1 当代中国道德对法律的作用表现
4.1.1 当代中国道德是现行实体法的价值源泉
4.1.2 当代中国道德是现行程序法的价值目标
4.1.3 当代中国道德是依法治国的基础保障
4.2 当代中国法律对道德的作用表现
4.2.1 当代中国法律为道德建设提供支持
4.2.2 当代中国法律与道德的真善美统一
4.2.3 当代中国法治引导大众向善的生活
4.3 当代中国道德与法律相互作用的对策建议
4.3.1 唤起民众的善良意志
4.3.2 提高法律人道德能力
4.3.3 加强社会的法制建设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硕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清单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建华,李颖;论社会主义法治的道德保障[J];江西社会科学;1997年02期
本文编号:28475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84752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