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儒家诚信思想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

发布时间:2020-10-20 03:20
   诚信是道德之本,讲道德必须从讲诚信开始。诚信问题一直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中国历史上,墨家、道家、法家等各家学派对诚信问题都做过论述。作为中华文化主流的儒家文化,对诚信的阐述最为系统而完整。孔子、孟子、荀子等儒家学者都极为推崇“信”的美德,提出了自己的诚信学说,要求人们人人讲信用,人人要诚实。他们都认识到了诚信在人类的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价值:诚信是人们安身立命之本,个体道德的基石;诚信是交友之道,人际交往的基本准则;诚信是事业成功的保证;诚信是为政之本,国家强大的基础。环视当今社会,在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诚信缺失,相互猜疑和防范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人们热切盼望诚信回归,希望建立诚信社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儒家诚信思想仍有其重要价值:有助于提高个人道德修养,对实现人际和谐有重要价值;有助于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对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重要价值;有助于建设政府诚信,对正确处理现阶段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有重要价值;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石。尽管儒家有其不可避免的时代性和局限性,但是,它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有着深刻的启示:儒家重视诚信的道德修养,要求人们诚信自律,强调社会的诚信教育,注重发挥政府在诚信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倡导诚信建设和利益引导相结合。因此,继承和发扬儒家的诚信美德,对于克服当今诚信缺失、重塑诚信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学位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7
【中图分类】:B8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正文
    一、当前我国诚信缺失的表现、危害及主要非制度成因分析
        (一) 诚信缺失的表现
            1 社会日常生活领域,个体诚信道德和社会公德遭到严重损害。
            2 政治生活领域,一些政府部门和官员失信现象严重。
            3 经济生活领域,假冒伪劣产品和坑蒙拐骗行为屡见不鲜。
            4 文化生活领域,弄虚作假现象频频发生。
        (二) 诚信缺失的危害
            1 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领域中诚信的缺失,败坏了社会风气。
            2 政府诚信的缺失,损害了党和国家在公众中的形象。
            3、经济领域中的诚信缺失,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三) 诚信缺失的非制度原因
            1、个体的诚信道德修养不够。
            2、社会诚信教育不到位。
            3 政府诚信缺失,政府职能越位。
            4、建国后,重大政治运动的消解。
            5、人们对市场经济认识的偏差以及价值观的紊乱。
    二、儒家诚信思想的意蕴和价值
        (一) 儒家诚信思想的意蕴
            1 关于"诚"。
            2 关于"信"。
            3 "诚"与"信"的内在统一。
        (二) 儒家诚信思想的价值
            1 诚信是人们安身立命之本,个体道德的基石。
            2 诚信是交友之道,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准则。
            3 诚信是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
            4 诚信是为政之本。
    三、儒家诚信思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弘扬儒家诚信道德的精华,有助于提高个人道德修养,形成和谐相处的人际环境
            1 儒家诚信思想有助于提高个人道德修养。
            2 儒家诚信思想对实现人际和谐有重要价值。
        (二)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吸收儒家诚信思想的精华,有助于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1 吸收儒家诚信思想的精华,有助于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2 吸收儒家诚信思想的精华,对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重要价值。
        (三)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充分汲取儒家诚信思想的营养,有助于建设政府诚信,维护社会稳定。
            1 儒家诚信思想有助于建设政府诚信。
            2、儒家诚信思想,对维护社会稳定有重要价值。
        (四)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诚实守信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石。
            1 诚信原则是市场经济关系建立的基本原则。
            2、诚信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石。
    四、儒家诚信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迪
        (一) 公民要加强自身的诚信道德修养,提高诚信道德水平。
            1 勤奋好学。
            2、克己内省。
            3、强志磨炼。
            4 身体力行。
            5、慎独自律。
        (二) 国家要加强公民诚信教育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诚信氛围
            1 诚信教育要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
            2、在实践中进行诚信教育。
            3、诚信教育要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4 加强诚信教育,要重视职业道德建设。
        (三)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强化政府诚信
            1、强化政府诚信,要发挥领导干部和行政人员的表率作用。
            2、强化政府诚信,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3、强化政府诚信,要增强政府透明度,自觉接受各方面的监督。
            4 强化政府诚信,要加大反腐败的力度。
        (四) 诚信建设与利益引导相结合
结语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勃然;朱子“诚”思想探析[D];河北大学;2011年

2 张超;先秦儒家诚信之德及其现代转化[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481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8481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6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