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生态文明与环境伦理的融合及意义
【文章目录】:
一、人与自然协同进化的丰富
二、中国古代生态智慧的升华
三、生态伦理与生态文明的融合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牛庆燕;;道德世界“预定的和谐”与生态秩序的构建[J];浙江社会科学;2015年12期
2 牛庆燕;;伦理世界“预定的和谐”与生态文明[J];学术论坛;2015年10期
3 乔永平;;生态文明建设协同系统的构成研究[J];生态经济;2015年11期
4 牛庆燕;;“爱自然”的人性生成与生态困境的超越[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韦艳群;;广西工业化发展对生态环境压力的影响[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陈红喜;刘东;袁瑜;;生态文明视域下政府环境管理制度创新研究——基于推动科技创新视角[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年20期
2 郇庆治;;多样性视角下的中国生态文明之路[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3年02期
3 卢小丽;赵奥;王晓岭;;公众参与自然资源管理的实践模式——基于国内外典型案例的对比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年07期
4 何传启;;中国生态现代化的战略选择[J];理论与现代化;2007年05期
5 崔树义;提高公众环境意识的途径分析[J];东岳论丛;2002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宫亚星;;浅析生态文明与环境伦理的融合及意义[J];汉字文化;2019年08期
2 王南林;;环境伦理:生态文明的道德基础和建设手段[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3 徐迅雷;;生态文明需要生态伦理[J];观察与思考;2007年21期
4 徐迅雷;;生态文明需要生态伦理[J];杭州通讯(下半月);2007年11期
5 滕兆梅;;论马克思环境伦理思想与生态文明建设[J];前沿;2010年17期
6 徐迅雷;;生态文明需要生态伦理[J];绿色视野;2007年12期
7 沈莉;韩晋;;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及其中国化实践研究[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03期
8 张新宁;;构建生态文明的机制研究[J];创新科技;2008年11期
9 屈振辉;;生态文明需要环境伦理与法制保障[J];中国环境法治;2010年00期
10 孙晓敏;孙友祥;;湖北生态文明应当这样做[J];决策与信息;2016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燕芳敏;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5年
2 宣昱婷;引入不同环境模型的区域生态效率和生态文明政策绩效评价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
3 王昕宇;四川县域生态文明建设对经济发展的效应及作用机理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8年
4 王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研究[D];东北大学;2015年
5 冯银;湖北省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8年
6 王越;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公众参与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7 石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机理与绩效评价研究[D];西北大学;2016年
8 王帆宇;新时期中国社会转型进程中的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9 赵成;生态文明的兴起及其对生态环境观的变革[D];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
10 张敏;论生态文明及其当代价值[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卓;生态伦理视域下的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4年
2 刘琳琳;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年
3 王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的“生态人”及其养成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4 于天虹;人类文明视野下的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及其中国化建构[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5 姜晓玲;现代科技发展背景下的生态文明建设[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6 钟声远;马克思自然力理论视阈下的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7年
7 玄春焕;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当代发展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17年
8 裴化文;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中国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7年
9 董兴华;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哲学分析[D];云南大学;2016年
10 梁风娟;十七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8523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852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