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经济政策伦理及其实践路径
发布时间:2020-10-23 03:00
环境经济政策是指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运用价格、税收、财政、信贷、收费、保险等经济手段,调节或影响市场主体的行为,以实现经济建设与环境资源保护协调发展的政策手段。国内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均已表明,环境经济政策是将环境问题外部性内部化、实现环境正义最为有效的途径。本文以我国环境-资源-经济的平衡发展与环境-经济-社会综合效益的持续改善为研究目的,以哲学社会科学导向,以自然科学奠基,采用伦理学、经济学、政策学、政治学、行政学,以及环境学、生态学等多学科基础理论综合研究方法来审视环境经济政策伦理及其实践路径。其研究重点、研究结果与创新点如下: 其一,阐明了环境经济政策的主要学理基础——环境经济学,以及环境经济政策的政策设计基础——循环经济政策。从环境正义、经济正义、公共选择理论及其人性范式角度对环境经济政策的学理基础和政策设计基础进行了伦理透视。环境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等社会科学,以及环境学、生态学等自然科学概念的综合体系,其理论方法中蕴含着丰富的伦理价值。而我国当前的循环经济政策体系则为我国环境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与各项伦理机制的运行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制度基座。 其次,本文从环境经济政策的特点、属性与基本功能出发,包括环境经济政策的概念、模式及分类与环境行为调节与资金配置等基本功能,尝试揭示了环境经济政策伦理理论方法的若干基本规定、操作原则、具体道德规范和道德合理性。本文尝试以目的论和义务论伦理理论为阐述主线,揭示了目的论、义务论、环境伦理学与史怀泽“敬畏生命”的人道主义等伦理理论方法的历史源流及当代发展对建构我国环境经济政策伦理理论方法体系的启示,并尝试初步勾勒了我国环境经济政策伦理理论方法体系的大致框架和基本定位。在此基础上,本文突出环境经济政策伦理理论方法与环境伦理观的共同追求、操作原则,论述了五项具体的道德规范:善待地球,保护环境;环境正义,普遍公平;尊重生命,保护生物多样性;善待自然,节约资源;适度物质消费,倡导环境友好消费,为环境经济政策伦理理论方法体系的构建准备了一些必要的构件。 再次,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环境经济政策伦理理论方法体系的创生基础与有利条件,一是马克思主义尤其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与应用规范伦理学提供的价值基础及实践理性的生成;二是社会现实基础和民族性及现代性的生成,三是物质技术基础与全球性的生成;且着重分析了环境经济政策伦理审视面临的挑战或不容忽视的七个问题:一是环境资源刚性约束加剧凸显环境承载能力的全面危机;二是条块分割体制难以协调与政策配套措施不完善导致政府失灵;三是市场经济体制和环境产权机制不完善导致市场失灵;四是公众与社会自组织参与欠缺导致社会失灵;五是科技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差距大;六是法律保障不完善;七是地区发展与居民收入差距大导致区域公平性与利益调整过程稳定性欠缺等。之后,在此基础上,论述了环境经济政策的利益均衡与决策机制、执行机制、评估与监督机制、教育机制4种保障环境经济政策公平有效的实施机制和策略,以保证环境经济政策能达到公平性、有效性、经济效率、合法性、合理性、可接受性和监督调控的可操作性和协调性等多项价值目标。 最后,本文以生态补偿为视角,分析了我国环境经济政策伦理理论方法的具体实现形式,在可持续发展、环境正义和生态安全(尊重生态规律)的价值理念指导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我国国情为基础,借鉴康德义务论、罗尔斯的“作为公平的正义”原则、诺齐克的应得权利理论和阿马蒂亚·森的可行能力理论,阐述了我国生态补偿的概念、任务、补偿方式、补偿标准、补偿资金来源及道德合理性,剖析了生态补偿政策伦理内涵的实质与核心是对公民基本环境权的保障和对部分公民让渡出来的发展权的补偿,我国生态补偿的前提则是科学划定主体功能区,关键是合理制定保障措施。同时,以生态补偿的推进要求和资金链条为主线,阐述了建立和完善我国环境经济政策体系的基本思路应从环境公共财政和环境资源价值核算入手,大力推进环境经济政策体系建设,政府应积极介入因市场失灵而导致的各个环境领域,在环境公共财政、生态补偿、环境税费、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等方面制定完善相关政策,同时摸索和推进排污权交易、排污许可证等市场交易型环境经济政策。生态补偿作为社会各界,尤其是生态脆弱的限制开发区与禁止开发区的弱势群体非常关注的一项环境经济政策,在我们当前的形势和国情下,在市场经济体制和环境产权机制不够完善的情况下,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国家是克服救治市场失灵的主要的生态补偿主体,故须以公正、和谐、生态(化)、效率为价值范导,落实环境公共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然后逐步实现生态补偿机制向更为全面平衡有效的政府补偿、市场补偿和社会补偿形式的平稳过渡。鉴于我国生态补偿的4项原则之一的“新帐旧账分治原则”规定,按照环境经济政策伦理的要求,旧账由国家补偿与修复的责任。以我国环境公共财政为主线,本文尝试剖析了环境公共财政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改革的机遇,为国家生态补偿政策和其它环境经济政策实施的资金瓶颈破解提供了政策建议;同时也以环境资金为切入口,对环境经济政策群的各项具体的政策要素进行了协调和串联,以促进各项环境经济政策在实践发展中不断根据不同发展时期与各个发展阶段的实际情况,合理适用各种伦理理论,适时调整政策要素结构与利益格局,不断调整利益关系,切实增进环境经济政策群实施机制的公平、正义与效率,为提升环境经济政策群立体交融与和谐联动的组合效应提出了适当的建议,以期在我国特有的国情下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我国环境-资源-经济的平衡发展与环境-经济-社会综合效益的持续改善,达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动态平衡和双赢。
【学位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3
【中图分类】:B82-05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二节 中国环境经济政策的演变
一、引言:发展趋向只能是继承、借鉴与创新
二、中国环境经济政策的历史沿革
三、中国环境经济政策的发展现状
第三节 环境经济政策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一、OECD(经合组织)国家的环境经济政策概况
二、国际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第四节 中国环境经济政策的学理基础及政策设计基础
一、环境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二、环境经济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伦理审度
三、中国环境经济学理论方法源流蕴含的伦理价值
四、中国环境经济政策的政策设计基础:循环经济政策体系
第五节 我国环境经济政策伦理研究现状
第六节 环境经济政策伦理审度的基本维度
一、环境伦理维度
二、经济伦理维度
三、政策伦理维度
第二章 环境经济政策伦理概念的基本规定
第一节 环境经济政策的概念、分类模式与基本功能
一、环境经济政策的概念与基本特点
二、环境经济政策的模式与分类
三、环境经济政策的基本功能及其伦理透视
第二节 环境经济政策伦理的基本规定、主要理论与道德合理性
一、环境经济政策伦理的概念与基本内涵
二、环境经济政策伦理的本质——环境权与环境利益
三、环境经济政策伦理的价值理念
四、环境经济政策伦理的主要理论
五、环境经济政策伦理的成立依据和道德合理性
第三节 环境经济政策伦理与环境伦理的共同追求与操作原则
一、环境经济政策伦理与环境伦理的共同追求
二、环境经济政策伦理的操作原则
第四节 环境经济政策伦理的具体道德规范
一、善待地球,保护环境
二、环境正义,普遍公平
三、尊重生命,保护生物多样性
四、珍视自然,节约资源
五、适度物质消费,倡导与环境友好的生态化消费方式
第三章 环境经济政策伦理的创生基础、现实挑战与实施机制
第一节 我国环境经济政策伦理的创生基础与有利条件
一、价值基础与实践理性的生成
二、社会现实基础和民族性与现代性的生成
三、物质技术基础与全球性的生成
第二节 现时代中国环境经济政策伦理建构中面临的现实挑战
一、环境资源刚性约束加剧且凸显环境承载能力的全面危机
二、条块分割体制协调难与政策配套不完善导致政府失灵
三、市场经济体制和环境产权机制不完善导致市场失灵
四、公众与社会自组织参与欠缺导致社会失灵
五、科技水平低、环境压力大导致生态现代化进展缓慢
六、法律保障不完善导致环境经济政策发展受阻
七、地区发展、居民收入差距大影响区域公平性与过程稳定性
第三节 我国环境经济政策伦理的实施机制
一、环境经济政策伦理的利益均衡与决策机制
二、环境经济政策伦理的执行机制
三、环境经济政策伦理的评估与监督机制
四、环境经济政策伦理的教育机制
第四章 环境经济政策伦理实现形式分析——生态补偿政策视角
第一节 为什么要进行生态补偿
一、什么是“生态补偿”——多重涵义辨析
二、国外生态补偿政策概述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三、近20年中国生态补偿政策研究述评
四、生态补偿政策伦理内涵的实质:对基本环境权的保障与对让渡发展权的补偿
第二节 如何进行生态补偿
一、生态补偿的前提与关键
二、生态补偿政策制定的合理性
三、生态补偿政策执行的公正性
四、生态补偿政策评估与监督的有效性
五、生态补偿政策伦理实践的资金保障
第三节 环境经济政策公平有效推进及资金瓶颈破解的政策建议
一、中国环境公共财政政策存在的问题与改革的机遇
二、环境公共财政和环境经济政策公平有效实施的策略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52467
【学位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3
【中图分类】:B82-05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二节 中国环境经济政策的演变
一、引言:发展趋向只能是继承、借鉴与创新
二、中国环境经济政策的历史沿革
三、中国环境经济政策的发展现状
第三节 环境经济政策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一、OECD(经合组织)国家的环境经济政策概况
二、国际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第四节 中国环境经济政策的学理基础及政策设计基础
一、环境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二、环境经济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伦理审度
三、中国环境经济学理论方法源流蕴含的伦理价值
四、中国环境经济政策的政策设计基础:循环经济政策体系
第五节 我国环境经济政策伦理研究现状
第六节 环境经济政策伦理审度的基本维度
一、环境伦理维度
二、经济伦理维度
三、政策伦理维度
第二章 环境经济政策伦理概念的基本规定
第一节 环境经济政策的概念、分类模式与基本功能
一、环境经济政策的概念与基本特点
二、环境经济政策的模式与分类
三、环境经济政策的基本功能及其伦理透视
第二节 环境经济政策伦理的基本规定、主要理论与道德合理性
一、环境经济政策伦理的概念与基本内涵
二、环境经济政策伦理的本质——环境权与环境利益
三、环境经济政策伦理的价值理念
四、环境经济政策伦理的主要理论
五、环境经济政策伦理的成立依据和道德合理性
第三节 环境经济政策伦理与环境伦理的共同追求与操作原则
一、环境经济政策伦理与环境伦理的共同追求
二、环境经济政策伦理的操作原则
第四节 环境经济政策伦理的具体道德规范
一、善待地球,保护环境
二、环境正义,普遍公平
三、尊重生命,保护生物多样性
四、珍视自然,节约资源
五、适度物质消费,倡导与环境友好的生态化消费方式
第三章 环境经济政策伦理的创生基础、现实挑战与实施机制
第一节 我国环境经济政策伦理的创生基础与有利条件
一、价值基础与实践理性的生成
二、社会现实基础和民族性与现代性的生成
三、物质技术基础与全球性的生成
第二节 现时代中国环境经济政策伦理建构中面临的现实挑战
一、环境资源刚性约束加剧且凸显环境承载能力的全面危机
二、条块分割体制协调难与政策配套不完善导致政府失灵
三、市场经济体制和环境产权机制不完善导致市场失灵
四、公众与社会自组织参与欠缺导致社会失灵
五、科技水平低、环境压力大导致生态现代化进展缓慢
六、法律保障不完善导致环境经济政策发展受阻
七、地区发展、居民收入差距大影响区域公平性与过程稳定性
第三节 我国环境经济政策伦理的实施机制
一、环境经济政策伦理的利益均衡与决策机制
二、环境经济政策伦理的执行机制
三、环境经济政策伦理的评估与监督机制
四、环境经济政策伦理的教育机制
第四章 环境经济政策伦理实现形式分析——生态补偿政策视角
第一节 为什么要进行生态补偿
一、什么是“生态补偿”——多重涵义辨析
二、国外生态补偿政策概述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三、近20年中国生态补偿政策研究述评
四、生态补偿政策伦理内涵的实质:对基本环境权的保障与对让渡发展权的补偿
第二节 如何进行生态补偿
一、生态补偿的前提与关键
二、生态补偿政策制定的合理性
三、生态补偿政策执行的公正性
四、生态补偿政策评估与监督的有效性
五、生态补偿政策伦理实践的资金保障
第三节 环境经济政策公平有效推进及资金瓶颈破解的政策建议
一、中国环境公共财政政策存在的问题与改革的机遇
二、环境公共财政和环境经济政策公平有效实施的策略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伞锋;;中国资源环境形势与2007节能降耗减排政策重点[J];财经界;2007年02期
2 金碚;;世界工业化历史中的中国改革开放30年[J];财贸经济;2008年11期
3 龙静云;以诚信进德立业[J];道德与文明;2002年02期
4 李培超;环境伦理学的正义向度[J];道德与文明;2005年05期
5 郑雪梅;韩旭;;建立横向生态补偿机制的财政思考[J];地方财政研究;2006年10期
6 王泽应;关于生态经济伦理学的几个理论问题[J];东南学术;2001年03期
7 贾若祥;;建立限制开发区域的利益补偿机制[J];中国发展观察;2007年10期
8 胡熠;李建建;;闽江流域上下游生态补偿标准与测算方法[J];发展研究;2006年11期
9 牛耀宏;;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存在的问题分析[J];改革与战略;2008年01期
10 E.温克勒 ,陈一梅;环境伦理学观点综述[J];国外社会科学;1992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阮利民;基于实物期权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2 李斌;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我国环境经济政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3 宋一淼;主体功能区管理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4 李亦秋;基于3S技术的丹江口库区及上游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5 张斌;环境正义理论与实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8524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852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