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涂尔干道德三要素思想探究

发布时间:2020-10-23 20:32
   道德不仅是社会关系的基石,更是人际和谐的基础。因此,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党和国家的一个战略性任务,也是每一位社会成员应尽的义务。 中国社会历来重视道德教育,但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道德滑坡现象时有出现。同样处于重大社会转型期的涂尔干提出了解决道德问题的三要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道德教育的理念。因此,重新解读与诠释他的道德三要素思想可以为当代中国道德教育提供有益的理论与实践的借鉴。 论文首先介绍了涂尔干提出道德三要素理论思想时所处的社会背景以及当时他所进行的理论思考。其中对涂尔干本人的伦理思想的研究是本论文可能的创新点。经研究发现:其一,通过对功利主义伦理学与道德情感论伦理学的批判,涂尔干得出结论:道德法则在形式上是先验的,利益与情感不能成为道德法则的基础。这为纪律精神的伦理价值性提供了理论依据。纪律精神乍看之下,似与人类最普通的情感大相冲突,实有理论依据可遵循。其二,通过对康德伦理学的考察,涂尔干表明:道德法则绝非空洞的形式。道德法则若想拥有人类服从它的权威,仅有形式是不够的,目的与人格是道德法则理应具有的内容。实现幸福的目的与完善人格,也正是牺牲精神的伦理价值性体现。思想家正是在现实困惑与学术问题的双重推动下,才孕育了今天展现在后人面前的卓越思想。 对道德三要素思想的内涵进行重新解读与诠释是本论文的重点之一。结合涂尔干本人的伦理思想,详细解读涂尔干对道德三要素,即纪律精神、牺牲精神和意志自由的精彩论证。第一,从纪律精神含义的解读中,揭示了这种精神的伦理价值,即纪律精神既是人性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有序运行的保障。因此纪律精神是道德教育的第一步。第二,从牺牲精神含义的诠释里,发现了个人为社会做出牺牲所具有的伦理价值性:牺牲精神不仅是个体幸福的源泉,更是人格完善的基础。由此论证了牺牲精神是道德规范内化的基础。第三,意志自由是探讨在道德王国中获得自由的途径。自然王国中可以通过知识的获得而实现自由,道德王国中也可以通过获得道德知识而实现自由。从而使得意志自由成为道德教育的鹄的。 论文的最后,结合当下中国的实情,反思道德三要素思想的价值与启示。在把握三要素思想内涵的基础上,反思这一思想中所包含的理论价值:其一,为道德教育奠定了哲学基础;其二,指明了道德教育要实现社会道德个体化与个体道德社会化相统一的目标。并尝试提出了道德三要素思想对当代中国道德教育的几点实践启示。
【学位单位】:浙江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3
【中图分类】:B82-0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论文选题的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 基本思路与主要内容
第一章 道德三要素思想的提出
    第一节 社会变迁境遇下对道德的现实思考
        一、 宗教道德的衰落与世俗道德的兴起
        二、 对宗教道德的反思与世俗道德的理解
    第二节 伦理思想基础上对道德的理论探究
        一、 伦理学思想
        二、 社会学思想与教育学思想
第二章 道德三要素思想的内涵
    第一节 纪律精神
        一、 纪律精神的含义
        二、 纪律精神的伦理价值
    第二节 牺牲精神
        一、 牺牲精神的含义
        二、 牺牲精神的伦理价值
    第三节 意志自由
        一、 自然王国中获得自由的途径
        二、 道德王国中获得自由的途径
第三章 对当代中国道德教育的价值及启示
    第一节 理论价值
        一、 为道德教育奠定了哲学基础
        二、 为道德教育指明了真正目标
    第二节 实践启示
        一、 应重视遵守规范意识的培养
        二、 应赋予集体主义以时代涵义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才彪;涂尔干道德教育思想述评[J];外国教育动态;1989年02期

2 廖小平;张长明;;论涂尔干道德教育论及其主要特色[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3 王星;;道德科学的不同面向——从韦伯看涂尔干[J];重庆社会科学;2007年12期

4 李源,郭凌灿;试述迪尔凯姆的道德教育思想[J];池州师专学报;2003年02期

5 罗国杰;对整体与个人关系的思索[J];道德与文明;1989年01期

6 陈升;论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J];道德与文明;1999年05期

7 余玉花;陈正桂;胡丁慧;;改革开放30年来道德教育发展特点概述[J];道德与文明;2009年04期

8 赵丹;;涂尔干与杜威道德三要素之比较分析[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9 苏振芳;;涂尔干对道德教育理论的贡献及其意义[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10 袁锐锷;迪尔凯姆道德教育思想探讨[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03期



本文编号:28535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8535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8a9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