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的伦理学意义
发布时间:2020-10-23 20:47
精准扶贫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扶贫的道德主体、扶贫的道德对象以及社会道德整体的角度来看,精准扶贫既体现了扶贫主体的善良之心,也反映了对扶贫对象的尊重,更张扬了社会的公平正义。加强精准扶贫的伦理学意义的研究,对于推进精准扶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我党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都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目录】:
一、精准扶贫体现了行为主体的善良之心
(一)行为主体善良之心的内涵
(二)行为主体之善良之心的根源
(三)精准扶贫体现了行为主体善良之心
二、精准扶贫满足了弱者人格尊严需要
(一)精准扶贫保护了客体之人格尊严
(二)精准扶贫满足了贫困人口的基本权利诉求
(三)精准扶贫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内在要求
三、精准扶贫体现了新时代的公平正义
(一)在经济层面,精准扶贫体现了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
(二)在政治层面,精准扶贫凸显了人民当家做主的制度优势
(三)从社会层面,精准扶贫践行了平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在文化层面,精准扶贫展现了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本文编号:2853523
【文章目录】:
一、精准扶贫体现了行为主体的善良之心
(一)行为主体善良之心的内涵
(二)行为主体之善良之心的根源
(三)精准扶贫体现了行为主体善良之心
二、精准扶贫满足了弱者人格尊严需要
(一)精准扶贫保护了客体之人格尊严
(二)精准扶贫满足了贫困人口的基本权利诉求
(三)精准扶贫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内在要求
三、精准扶贫体现了新时代的公平正义
(一)在经济层面,精准扶贫体现了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
(二)在政治层面,精准扶贫凸显了人民当家做主的制度优势
(三)从社会层面,精准扶贫践行了平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在文化层面,精准扶贫展现了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翀;;精准扶贫的伦理学意义[J];文化学刊;2019年10期
2 信国芳;宋娜;陈雪飞;;伦理学意义上的道德冷漠问题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年06期
3 张文;;浅论消费的伦理学意义[J];法制与社会;2009年06期
4 郑祖泉;关于“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的伦理学意义[J];社会科学;1996年11期
5 王冬梅;李德;;对公正与公平伦理学意义的解读[J];理论观察;2005年06期
6 刘信芳;试论郭店简《老子》“朴”的伦理学意义[J];理论月刊;2000年Z1期
7 李晔;;“两个空间”隐喻及其伦理学意义[J];江西社会科学;2017年05期
8 余进军;;论提高公众伦理学意义上的幸福感[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S3期
9 徐克谦;;孟子义利观的经济伦理学意义[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年05期
10 唐明祥;毛泽东新解“实事求是”的伦理学意义浅析[J];九江师专学报;1997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赵成;生态学的伦理学意义[D];新疆大学;2001年
2 刘妍;试论爱因斯坦的反权威思想[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3 赵静怡;伦理学视域内“体面社会”的建构[D];安徽大学;2013年
4 覃进;论洛克的自由观及其伦理学意义[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535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853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