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跟帖的伦理失范与疏导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4 22:34
   跟帖是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而产生的一个全新的事物。所谓跟帖,就是以网络为平台,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通过文字等形式呈现到已经发表的贴子后面。伦理是一个有关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问题,跟帖虽然是一种网络活动,但这种活动背后折射的却是人与人之间的现实的关系,因而也就必然涉及到诸多伦理问题。作为网络的新产物,跟帖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由于跟帖的广泛性和自由性,在一定伦理原则的制约下,它能够在实现着人们言论自由的同时,增强公民的社会参与意识,扩大人民对于社会的认知,等等。但由于自身发展的不成熟和不完善,跟帖也出现了一些伦理失范现象,如内容的失真性、表达的情绪化以及恶搞和跟风,等等。同时,这些伦理的失范现象也在某种程度上破坏了社会的道德基础,甚至侵害了个人的一些合法权益,从而对于现实社会的稳定造成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对于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做的是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并解决问题,而不是取消跟帖。 跟帖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其失范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首先,当社会上出现一些焦点问题的时候,网友的跟帖和关注就会比较集中,由于社会和政府的应对能力较差,办事效率低下,很容易招致网友的质疑和不满,从而引发失范现象。其次,一些网友由于自身素质较低,自觉性不足,故意做出一些跟帖失范的行为。再加上网络技术发展缓慢,无法及时应对跟帖过程中存在的一些新问题,从而导致失范的发生。最后,由于网络立法不健全,许多法律法规尚未出现或完善,致使许多跟帖失范行为得不到有效的监管,从而也在某种程度上构成了失范行为不断发生的重要原因。 寻找跟帖失范的原因的目的就是对失范问题进行有效的治理,这主要是从四个方面进行的。首先,针对一些焦点性的社会问题,社会和政府应该提高自身的应急能力和办事效率,在社会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有效地作出适当的处理,从而化解危机,从源头上遏止跟帖行为的失范。其次,要加强道德教育,提升公民德性和网络自觉性,从主观上减少跟帖失范发生次数。第三,提高网络监管技术,从客观上减少跟帖失范现象的发生。最后,完善网络立法,使网络活动的管理能够做到有法可依,从而保障跟帖活动朝着合理有序的方向发展。
【学位单位】:南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3
【中图分类】:B82-05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研究的缘起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四、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跟帖概述
    第一节 跟帖的概述及特点
        一、 跟帖的概述
        二、 跟帖的特点
    第二节 跟帖的伦理原则
        一、 自律性原则
        二、 真实性原则
        三、 边界性原则
    第三节 跟帖的伦理意蕴
        一、 加速了信息的公开
        二、 增强了舆论道德监督
        三、 拓宽了社会宣泄渠道
        四、 增强了公民参与意识
第二章 跟帖的伦理失范与危害
    第一节 跟帖伦理失范的内涵
    第二节 跟帖伦理失范的表现
        一、 内容的道德失真
        二、 表达的非道德性
        三、 形式的恶搞与跟风
    第三节 跟帖伦理失范的危害
        一、 对社会道德基础的破坏
        二、 对个人道德权益的侵害
        三、 对社会舆论的误导
        四、 对社会稳定的影响
第三章 跟帖伦理失范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政府道德职能低下
        一、 道德理念的僵化与落后
        二、 执政方式的非道德化
        三、 信息透明度低引发信任危机
        四、 社会道德体系的失灵
    第二节 公民道德意识缺失
        一、 道德意识匮乏
        二、 网络自律性不足
    第三节 网络道德监管不力
        一、 监管技术落后
        二、 监管人员道德缺失
    第四节 网络立法非道德化
        一、 网络立法的不完善
        二、 网络立法的非道德化
第四章 跟帖伦理失范的疏导策略
    第一节 提高政府道德公信力
        一、 提高对跟帖信息的鉴别力度
        二、 加强对跟帖的正面引导
        三、 促进社会问题的有效解决
    第二节 提升公民基本道德素养
        一、 培养良好的道德习惯
        二、 加强网络自律
        三、 塑造公共理性
    第三节 加强网络道德监管
        一、 推进网络监管队伍建设
        二、 加强网络监管设施建设
        三、 加大网络监管资金投入
    第四节 德法并举推动网络民生工程
        一、 完善网络法律体系
        二、 落实法律的道德化普及
        三、 推行网络道德执法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骆勇;;网络伦理失范过程分析:发生、表现及其成因[J];理论与改革;2010年01期

2 王卉;;新闻传媒:社会文化语境下的伦理失范[J];中华文化论坛;2010年02期

3 潘昌盛;;商业伦理失范及其构建[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9期

4 向建州;;当前休闲伦理失范的问题及治理[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5 殷海然;伍尚一;;风险社会语境下微博舆论伦理失范现象研究[J];公安学刊(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6 温俊;;我国公共管理伦理失范的成因分析[J];改革与开放;2014年06期

7 宋锋;李买连;;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伦理失范及其治理之策[J];怀化学院学报;2010年09期

8 张黎;;传统孝道伦理失范的原因探析[J];陇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9 郗芙蓉;贺雪涛;;手机使用的伦理失范分析[J];科技经济市场;2008年07期

10 田辉玉;吴秋凤;管锦绣;;中国现代设计伦理失范及成因探析[J];理论月刊;2010年1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达奇;当前网络伦理失范与治理研究[D];山西大学;2013年

2 张洪孟;教育虚拟社区伦理失范预警模型构建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3 谢坤;教育虚拟社区伦理失范归因及应对策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4 王燕婷;虐童行为的伦理探析及其防治[D];河南师范大学;2015年

5 俞聂玲;新闻伦理失范问题研究[D];扬州大学;2015年

6 张晓明;当前我国报业发展过程中的伦理失范问题及对策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1年

7 阳波;跟帖的伦理失范与疏导研究[D];南华大学;2013年

8 张学良;我国广告传播中的伦理失范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9 张丽平;中国煤矿企业的伦理失范及对策[D];南京林业大学;2010年

10 王媛媛;微博空间中虚拟自我的伦理失范及其治理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4年



本文编号:28550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8550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cc4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