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琵琶记》中“孝”的思想
发布时间:2020-10-26 08:18
《琵琶记》是我国戏曲发展史上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对它的研究也一直是学界的关注热点。《琵琶记》一剧,所反映出来的“孝”的思想是非常丰富的,也是相当复杂的。该剧深刻地展现了以蔡伯喈为代表的“官方之孝”,与以赵五娘为代表的“民间之孝”两者之间的冲突。蔡伯喈始挣扎,终困顿于两种孝之间,“浑身都是矛盾”。尽管他一心求“孝”,屡屡妥协,最终却还是酿成了悲剧。正是这种“始于孝却困于孝“的行孝境遇,使他对传统孝道伦理道德产生了困惑和怀疑——尤其是封建孝道的悖谬,有了更为清晰的体认。 除绪论和结语外,论文的主体由三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主要是从宏观的“史”的角度,疏理官方所倡之孝和民间所重之孝各自的发展演变过程,对两种孝各自不同的欣赏旨趣予以文化上的阐释。本文认为,这两种孝的观念对高明本人“孝”的思想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这种影响又鲜明地体现在《琵琶记》的创作中。 第二部分主要采用文本细读的方式,重点解读《琵琶记》中“官方之孝”的代表——蔡伯喈之孝,“民间之孝”的代表——赵五娘之孝各自的丰富意蕴。同时联系生活,把岳飞之孝与蔡伯喈之孝并举,把赵五娘之孝与木兰代父从军之孝并举,在比较中得出官方之孝与民间之孝各自的核心内涵,即官方之孝以“顺”、“光宗耀祖”为核心;民间之孝则以“养”、“分忧解困”为旨归。 第三部分是论文的重点。在深入分析官方之孝与民间之孝核心内涵的基础上,重点揭示二者在家庭生活中的冲突。通过对两种孝之间冲突从表现、原因、意义方面的解读,从而指出这种冲突不仅给为人子女者带来痛苦,如蔡伯喈进退无据,始于孝而困于孝;也给为人父母者带来伤痛,如蔡公的孤凄与痛悔。蔡伯喈周旋于两种孝道之间,试图委曲自己来调和冲突,他若辞试不从违背父愿,已然不孝;他顺从父志,求取功名以期光宗耀祖,但饥荒年双亲却因他的远离而遭丧,亦是不孝。因自责而追悔,因追悔而愈益自责,蔡伯喈内心实难自赎。蔡伯喈陷入迷惘,展现了有元一代知识分子在精神上困惑、在生存上困厄的多难处境,由此也凸显了封建孝道的悖谬。
【学位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3
【中图分类】:I207.37;B82-09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现状综述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两种话语中“孝”的演变及其对高氏的影响
(一)官方之“孝”的发展演变
(二)民间之“孝”的传统承传
(三)对高明“孝”之观念的影响
三、《琵琶记》中官方之孝与民间之孝的比较分析
(一)官方之孝——蔡伯喈之孝
(二)赵五娘之孝——民间之孝的代表
(三)《琵琶记》中两种孝之间的冲突
(四)冲突的意义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56748
【学位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3
【中图分类】:I207.37;B82-09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现状综述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两种话语中“孝”的演变及其对高氏的影响
(一)官方之“孝”的发展演变
(二)民间之“孝”的传统承传
(三)对高明“孝”之观念的影响
三、《琵琶记》中官方之孝与民间之孝的比较分析
(一)官方之孝——蔡伯喈之孝
(二)赵五娘之孝——民间之孝的代表
(三)《琵琶记》中两种孝之间的冲突
(四)冲突的意义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宇衡;试论琵琶记的悲剧冲突[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02期
2 马明杰;从《琵琶记》的大团圆中惊醒[J];大舞台;2003年06期
3 陈企孟,奚金顺,唐金海;封建道德的颂歌——从赵五娘等形象和主要情节看《瑟瑟记》[J];复旦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64年02期
4 陈若帆;窦娥“节”、“孝”观念摭议[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1期
5 奚海;;无私奉献的伟大女性——《琵琶记》女主人公赵五娘浅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03期
6 许建平;道德与情欲的双重奏──试论高明创作《琵琶记》的双层意向[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7 张宏书;李卫光;;中国古代孝文化的嬗变[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8 徐朔方;;论《琵琶记》[J];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2期
9 许之乔;蔡伯喈论辩[J];剧本;1956年09期
10 奚海;一个具有民主进步思想的知识分子典型——《琵琶记》男主人公蔡伯喈浅析[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3期
本文编号:28567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856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