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中国伦理学”的三种意义之辨析——兼论当代中国特色伦理学构建

发布时间:2020-10-26 09:32
   "中国伦理学"有三种不同的意义,重写或构建当代中国伦理学需要弄清楚是在哪种意义上进行构建。我们要构建的并不是在中国产生的伦理学,也不是仅仅适用于中国的伦理学,而是当代中国特色伦理学。构建当代中国特色伦理学才能体现伦理学的学科性质,才能传承并创新中西伦理学的学术传统,才能为世界伦理学界提供中国道德主张,贡献中国道德智慧。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特色伦理学在中国历史上已经存在,而且对世界作出过重要贡献,产生了深远影响。构建当代中国特色伦理学需要继承传统中国特色伦理学的优良传统,传承中国传统伦理学的优秀基因并弘扬其中的合理元素,着力提炼和提升时代道德精神,坚守伦理学的学科性质,从而让当代中国特色伦理学走向世界。
【文章目录】:
一 “中国伦理学”的三种意义
二 构建何种意义上的中国伦理学
三 中国传统伦理学的学科性质与中国特色
四 当代中国特色伦理学的构建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W.F.弗兰克纳;伦理学与环境[J];哲学译丛;1994年05期

2 赵昆;;关于“伦理学基本问题”的思考[J];道德与文明;2013年01期

3 晏辉;;伦理学把握生活世界的三种方式[J];求是学刊;2010年04期

4 肖德武,马来平;科技伦理学何以可能——评《现代科技伦理学》[J];理论学习;2005年04期

5 思朗;伦理学的大视野——《理论伦理学》读后[J];江汉论坛;2002年03期

6 萧成勇,张利;计算机伦理学及其本质问题略论[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6年03期

7 杜振吉;伦理学的现状及其出路[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01期

8 赵修义;市场经济、经济学与伦理学[J];学术月刊;1994年02期

9 罗国杰;十年来伦理学的回顾与展望[J];道德与文明;1991年01期

10 段文阁;伦理学学科体系的新探索——评张应杭的新作《伦理学》[J];浙江社会科学;1992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黄彦华;近代西方情感主义伦理学与道德教育[D];复旦大学;2014年

2 高辉;试论伦理学的三种理论形态[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3 亓奎言;神经伦理学:实证与探新[D];浙江大学;2009年

4 宋同飞;责任伦理视角下的食品安全[D];中南大学;2013年

5 齐贵云;西方道德情感主义视野中的移情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6 杨玉荣;中国近代伦理学核心术语的生成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7 黄济鳌;非形而上学的伦理学如何可能—休谟伦理学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大封;论叔本华对康德伦理学的批判[D];湖南师范大学;2017年

2 李玲;对关怀伦理学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3 曹秀娟;身体伦理学对生命伦理学的批判与重构[D];上海大学;2011年

4 王维斌;风险伦理学建构的必要性及路径选择[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5 刘铮;从两种意向性到两种伦理学:现象学视域下的身体、技术与伦理[D];苏州大学;2015年

6 高山奎;舍勒伦理学的价值思想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8年

7 衣永红;责任伦理学视野中的可持续发展[D];华侨大学;2005年

8 邬胜利;无原则的伦理学[D];吉林大学;2011年

9 陈中伟;安乐死合法化的伦理学证明[D];河南师范大学;2016年

10 文洁玉;康德伦理学中“责任”范畴的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8568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8568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3b9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