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君子人格与小人人格之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6 10:00
   本研究旨在对君子人格和小人人格进行系统的介绍和梳理,并力图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心理学的角度构建一个研究君子与小人的清晰框架。研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君子与小人的人格特质,君子与小人的转化,君子与小人的测量,应对君子与小人的策略等。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1)君子的根源特质为仁、义、礼、智。小人的根源特质为不仁、不义、无礼、奸诈。 2)君子与小人的转化包括:人格本质的转换,真实面目的显现,人们对君子和小人的误解,“中人”两面性的体现。 3)区分君子与小人的标准包括:人格特质,行为表现,荣耻心,时空表现的一致性。 4)区分君子与小人的方法包括:内省法,观察法,考验法,逻辑推理法,问卷调查法等。 5)对待君子的策略包括:勿仇君子,勿为君子所弃,见贤思齐。对待小人的策略包括:正己为先,不恶而严,化之以仁,御之以义,让之以礼,止之以智。
【学位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8
【中图分类】:B82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正文
    1 君子与小人的内涵
        1.1 君子的内涵分析
            1.1.1 “君子”概念的变迁
            1.1.2 从比喻分析君子的内涵
            1.1.3 君子人格的定义
        1.2 小人的内涵分析
            1.2.1 “小人”概念的变迁
            1.2.2 从比喻分析小人的内涵
            1.2.3 小人人格的定义
    2 君子与小人的人格特质:理论探讨
        2.1 君子的人格特质
            2.1.1 仁
            2.1.2 义
            2.1.3 礼
            2.1.4 智
        2.2 小人的人格特质
            2.2.1 不仁
            2.2.2 不义
            2.2.3 无礼
            2.2.4 奸诈
    3 君子与小人的人格特质:实证研究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方法
            3.2.1 词汇来源
            3.2.2 构造施测词表
            3.2.3 施测
        3.3 结果分析
            3.3.1 因素分析的适用性
            3.3.2 因素模型的确定
            3.3.3 因素的命名
            3.3.4 验证性因素分析
        3.4 讨论
            3.4.1 君子的人格特质
            3.4.2 小人的人格特质
        3.5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3.5.1 研究工具的信效度问题
            3.5.2 研究方法的弊端
            3.5.3 研究结论的适用性问题
            3.5.4 研究的展望
    4 君子与小人的转化
        4.1 人格本质的转换
        4.2 真实面目的显现
        4.3 对君子与小人的误解
        4.3 “中人”两面性的体现
    5 君子与小人的测量
        5.1 测量君子与小人的注意事项
            5.1.1 人格类型的多样性
            5.1.2 发展的观点
            5.1.3 综合考察
        5.2 判定君子与小人的标准
            5.2.1 人格特质
            5.2.2 行为表现
            5.2.3 荣耻心
            5.2.4 时空表现的一致性
        5.3 判定君子与小人的方法
            5.3.1 内省法
            5.3.2 观察法
            5.3.3 考验法
            5.3.4 逻辑推理法
            5.3.5 问卷调查法
    6 对待君子与小人的策略
        6.1 对待君子的策略
            6.1.1 勿仇君子
            6.1.2 勿为君子所弃
            6.1.3 见贤思齐
        6.2 对待小人的策略
            6.2.1 正己为先
            6.2.2 不恶而严
            6.2.3 化之以仁
            6.2.4 御之以义
            6.2.5 让之以礼
            6.2.6 止之以智
参考文献
附录
    问卷
    人格结构模型
谢辞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立皓;汪凤炎;;大学生“仁”观结构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彭淞;基于东方管理五缘关系视角的人格与绩效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彦胜;中国人“小人”的文化心理学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2 侯星华;清初才子佳人小说“小人”形象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568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8568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c8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