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当代社会市民伦理素质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1 16:59
   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市民的伦理素质正在发生历史性的嬗变,尚未对传统伦理进行梳理,又进入伦理选择的多元化时代,市民的传统伦理道德约束相对松驰,非道德主义在一定范围内抬头和泛滥。按常理推断,经济的发展对伦理水平提高有着积极的作用,但现实中发现经济的发展却为伦理水平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社会缺少核心伦理凝聚力,从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来看,有可能阻碍了社会发展有效、健康的动力系统的形成,没有精神合力的社会,即使经济再发达,其发展是苍白的,缺少活力的。市民是城市的居民,是社会的基本组成成员,是社会基层最重要的动力源,在社会转型期起着重要的作用。本课题旨在对市民伦理素质研究,在分析社会转型对市民伦理素质正反面影响基础上,整合影响市民伦理素质形成的各方面因素,通过对推动城市,乃至整个社会伦理凝聚力的形成剖析,对提高市民伦理素质的理论和实践途径进行探索。这一研究将使我们认识到市民伦理素质的提高有利于社会转型期公正、公平、合理的社会体系的建立。
【学位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4
【中图分类】:B82
【文章目录】:
摘要
英文摘要
导言
    一、 中国社会转型对市民伦理素质形成的影响
        (一) 、 转型期的社会主要特征分析
            1 、 社会转型的概念性思考
            2 、 社会转型的特征分析
        (二) 、 社会转型对市民伦理素质形成的影响
            1 、 社会转型对市民伦理素质的正面影响
            2 、 社会转型对市民伦理素质的负面影响
    二、 市民伦理素质规范体系解析
        (一) 市民伦理需要与社会伦理需要
            1 、 市民伦理需要分析
            2 、 社会伦理需要分析
        (二) 、 市民伦理素质规范要素分析
            1 、 经济全球化对现代市民伦理素质要求
            2 、 国家对市民伦理素质要求
            3 、 市民伦理素质的个体养成
        (三) 、 伦理力及其整合
            1 、 伦理整合论
            2 、 伦理力基本结构
    三、 当代社会市民伦理素质提高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一) 市民伦理素质提高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1 、 有利于政治合力的形成
            2 、 有利于经济增长
            3 、 有利于文化凝聚力形成
            4 、 有利于社会风气的改善
        (二) 市民伦理素质提高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1 、 遵循的原则
            2 、 宏观环境改善的预测
            3 、 微观理解方面的探索
            4 、 实践中的思考与探索
结束语
附: 个人相关研究情况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郭剑雄;道德人的经济学检验[J];江苏社会科学;1997年02期

2 庄平;社会规范系统的结构与机制[J];社会学研究;1988年04期

3 陈涛;社会失范:晚外发国家现代化道路上的“陷阱”[J];社会学研究;1990年05期

4 郑杭生,郭星华;当代中国价值评判体系的转型[J];社会学研究;1995年05期

5 李德顺;“滑坡”与“爬坡”——道德转型期的观念与现实[J];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03期



本文编号:28658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8658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51b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