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当斯密情感主义伦理思想探究
发布时间:2017-04-05 14:09
本文关键词:亚当斯密情感主义伦理思想探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亚当斯密作为英国伟大的经济学家和伦理学家,其伦理思想的产生拥有着一定的时代背景和思想的渊源。在时代背景方面,当时的英国和整个的欧洲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家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导致了各种盘剥的开始,整个道德状况下降。在思想渊源上,沙甫慈伯利提出人的天然情感性,哈奇森提出了道德感,休谟更是建立了情感主义的道德哲学,提出了同情说。亚当斯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理论。 首先是关于道德基础产生的理论,亚当斯密认为人天生就具有同情心,这种同情心源自于人性中的利他性。由此道德的产生基础就包括了人性基础和同情说,人性具有利他性,就产生了人天生的同情心和怜悯之心,这种同情心对于人具有普遍性、天然性和境遇性。而境遇性就是人们天生就具有想象、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而产生共同的同情之情,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亚当斯密整个情感主义伦理思想的道德基础。其次是由人天生就具有同情心和设身处地的思想,在道德行为的判断上就会产生了一定的标准性。包括论合宜感、论赞同感、论良心和论责任感。在论合宜性方面,亚当斯密指出,同情的发生需要引起他人的同感与另外一个人的合意或合宜,而判断一个人的同情的能力就是从这种合宜性来作为出发点的。合宜性,就是别人的感情与我们自己的感情的合宜方式,就是通过情感的引领而使与他人行为保持一致性而具有道德性。赞同感方面,在幸运和不幸的行为判断合宜性上,在一种情况下某种情况更会得到我们的赞同或同情。在现实的条件下,亚当斯密提出了效用对于赞同情感的作用性与习惯和风气对于有关道德赞同和不赞同情感的影响性。良心上,良心就作为一个内心的法庭而使行为具有利他性;责任感方面,亚当斯密正确的责任感应该是出于人们对于行为本身的赞同,依照本身的真实的情感而做出的行为而建立起的责任心。最后是美德论,在道德行为的判断中,人由于天生的同情心和利他性,美德就会产生很大的作用,包括谨慎、正义和仁慈,亚当斯密认为,按照完美的谨慎、严格的正义和合宜的仁慈这些准则去行事的人,可以说是具有完善的美德的人。这就构成了亚当斯密整个情感主义伦理思想的内容。 综合亚当斯密的情感主义伦理思想当然具有很高的价值性,其价值性表现在完善了情感主义伦理学的理论和指出道德行为的判断标准。体现为明确地提出了人具有天然的同情心并加以很好的论证,在如何产生同情心和如何判别道德行为,他提出了行为的合宜性、赞同感、责任心,并发挥的美德的作用。其局限性表现在把道德的起源仅仅归于同情与道德行为判断的片面性,道德的起源除了同情心之外还有其他的社会根源,其行为的判断更多地是尊重人、体现人为根本的准则,而不是依靠外在的合宜或赞同。
【关键词】:亚当斯密 同情 情感主义 道德 道德行为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82-091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8
- 文献综述8-10
- 第一章 亚当斯密情感主义伦理思想产生的背景10-15
- 第一节 亚当斯密情感主义伦理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10-11
- 第二节 亚当斯密情感主义伦理思想产生的理论渊源11-15
- 一、沙甫慈伯利的情感论12
- 二、哈奇森的情感论12-13
- 三、休谟的情感论13-15
- 第二章 亚当斯密情感主义伦理思想的主要思想15-34
- 第一节 道德的产生基础15-18
- 一、人性思想15-16
- 二、同情说16-18
- 第二节 道德行为的判断标准18-29
- 一、论合宜感19-21
- 二、论赞同感21-25
- 三、论良心25-27
- 四、论责任感27-29
- 第三节 美德论29-34
- 一、谨慎29-31
- 二、正义31-32
- 三、仁慈32-34
- 第三章 亚当斯密情感主义伦理思想的评价34-38
- 第一节 亚当斯密情感主义伦理思想的成就34-35
- 一、完善了情感主义伦理学的理论34-35
- 二、指出了道德行为的判断标准35
- 第二节 亚当.斯密情感主义伦理思想的缺陷35-38
- 一、把道德的起源仅仅归于同情36
- 二、道德的判断标准片面性36-38
- 结语38-39
- 参考文献39-41
- 致谢41-42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4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自强,何樟勇;简论“经济人”的约束机制——亚当·斯密研究的反思[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2 徐孝霞;道德情感教育中的“同情”与“移情”[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3 刘喜珍;亚当·斯密经济伦理思想及其当代意义研究[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4 孙春晨;“看不见的手”与经济伦理[J];道德与文明;2000年05期
5 王莹;论亚当·斯密的自然和谐思想[J];道德与文明;2003年03期
6 王莹,景枫;浅谈亚当·斯密的“同感说”[J];道德与文明;2004年02期
7 杨玉成;休谟的人性哲学和斯密的人性经济学[J];东南学术;2001年04期
8 梁小民;亚当·斯密问题之解[J];读书;1998年10期
9 何怀宏;在经济学与伦理学之间[J];读书;1998年12期
10 王初根;亚当·斯密经济伦理思想探析[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本文关键词:亚当斯密情感主义伦理思想探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71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8713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