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麦金太尔的道德叙事理论
【文章目录】:
一、从道德叙事思想到道德叙事理论
二、麦金太尔道德叙事理论诸环节
(一) 语境
(二) 解释
(三) 行动
(四) 实现
三、麦金太尔道德叙事理论的意义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艾伦·吉伯德;陈真;;规范性领悟能够成为规范性知识的来源吗[J];江海学刊;2012年06期
2 彭凯平;喻丰;柏阳;;实验伦理学:研究、贡献与挑战[J];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彩霞;;从道德心理学看“四个全面”对公民道德养成的意义[J];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新探索;2015年00期
2 魏彩霞;;激发大学生道德主体性养成的心理学策略[J];浙江伦理学论坛;2015年00期
3 陈光磊;;心理物理学的德育启示[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4期
4 喻丰;彭凯平;郑先隽;;大数据背景下的心理学:中国心理学的学科体系重构及特征[J];Science Bulletin;2015年Z1期
5 喻丰;彭凯平;郑先隽;;大数据背景下的心理学:中国心理学的学科体系重构及特征[J];科学通报;2015年Z1期
6 喻丰;彭凯平;窦东徽;董蕊;韩婷婷;;美德是幸福的前提吗?[J];心理科学;2014年06期
7 李兆良;李辰旭;;加强医德建设道德心理物理学的新思考[J];医学与哲学(A);2013年12期
8 喻丰;彭凯平;董蕊;柴方圆;韩婷婷;;道德人格研究:范式与分歧[J];心理科学进展;2013年12期
9 李兆良;彭凯平;;从“思想实验”到“科学实验”:道德研究的新路向[J];医学与哲学(A);2013年04期
10 喻丰;彭凯平;;从心理学视角看情境主义与美德伦理学之争[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彭凯平;廖江群;;文化与归因的过程模式及概率模型探索[J];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笑雨;王晓朝;;论麦金太尔的道德叙事理论[J];求是学刊;2019年01期
2 秦越存;;麦金太尔美德思想的新进展[J];哲学动态;2008年06期
3 骆婷;韩东屏;;麦金太尔的地方性共同体思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年02期
4 黄学胜;;马克思与麦金太尔的现代性道德批判及其比较[J];天府新论;2017年04期
5 丁琰;;麦金太尔的德性论及其当代启示[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年02期
6 龚群;姚云;;麦金太尔对现代自我观的批评[J];价值论与伦理学研究;2014年00期
7 谢礼圣;;麦金太尔德性伦理学中的叙事与传统[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8 顾彬彬;;“追寻美德”:麦金太尔的美德观及其对教育的启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1期
9 张惠娜;卢风;;共同体与道德——试析麦金太尔对共同体伦理传统的追求[J];社会科学;2010年01期
10 龚群;邢雁欣;;麦金太尔的德性观[J];天府新论;2009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亢丽娟;麦金太尔道德哲学批判[D];吉林大学;2010年
2 秦越存;追寻美德之路[D];黑龙江大学;2006年
3 谢礼圣;麦金太尔道德合理性思想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4 李义天;当代美德伦理学研究:关于伦理多样性的论证与辩护[D];清华大学;2006年
5 韩国庆;道德合理性的重建[D];复旦大学;2012年
6 胡祎赟;西方德性伦理传统批判[D];中南大学;2008年
7 杨芳;儒家德性理论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晓岑;马克思哲学视域下的麦金太尔德性理论研究[D];辽宁大学;2018年
2 秦亮;麦金太尔美德伦理学的目的论重构[D];吉林大学;2018年
3 林苏云;麦金太尔德性正义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8年
4 杨华生;麦金太尔的德性伦理学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8年
5 植爽;麦金太尔德性理论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8年
6 吴小庆;从依赖性到德性:麦金泰尔论共同体何以可能[D];浙江大学;2017年
7 何奇玉;论麦金太尔视角中的美德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8 李文静;麦金太尔德性伦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9 陈升磊;麦金太尔美德伦理研究[D];湘潭大学;2006年
10 王香萍;麦金太尔道德哲学的方法论反思[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8726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872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