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公共物品与社会至善

发布时间:2020-12-10 08:59
  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中所揭示的财富占有与收入分配之间平等—不均的抽象法—市民社会的悖论,如今演绎为公平—效率之间的法哲学—经济学困境,其中分配不公成为现代社会的最大难题之一。公共物品可以为破解公平—效率难题、推进分配公正提供伦理补偿,其要义在于:公共物品必须超越福利经济学的效率原则,贯彻伦理学的关怀理念。发展与关怀是公共物品应该同时兼顾的两个价值维度,必须保持恰当平衡。财富具有伦理本性,也内在着深刻的伦理风险,公共物品不只是公共福利,更是社会至善的显示器,体现社会良知和社会厚道。为此,公共物品应当向社会的中下层群体倾斜,成为给予平民和贫民伦理关怀的社会礼物。老龄关怀与儿童关怀、汽车道与人行道、垃圾筒与城市亮化等公共物品配置,都是社会良知的伦理表情。必须将公共物品的社会福利理论和效率理念,推进为社会至善理论和以伦理关怀为核心的公正理念,效率与公正、发展与关怀的统一就是社会至善。公共物品配置需要伦理情怀,伦理情怀的内核是"学会伦理地思考",对待残疾人、贫困以及多样性生活方式的态度等,都是对"伦理地思考"的检验。面对高速发展而又不断分化的现代社会,人类必须重新"学会在一起",公共物品期待一... 

【文章来源】: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03期 第50-61页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一、财富的法哲学—经济学悖论
二、财富的伦理风险及其文化预警
三、社会的礼物
四、公共产品的伦理情怀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伦理的实体与不道德的个体[J]. 樊浩.  学术月刊. 2006(05)



本文编号:29084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9084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d5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