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视角下我国白色污染治理伦理困境的反思
发布时间:2020-12-10 15:48
近年来,我国白色污染治理随着新业态的发展又陷入困境,通过研究,发现责任意识对白色污染治理过程的可控性有极大影响。本文以责任为视角,从主体参与、行政管理、企业创新三方面分析白色污染的伦理困境,并得出参与主体责任认识不统一、行政管理者责任认识不深刻、市场责任认识不清晰三方面原因。所以,要突破白色污染治理的伦理困境一是要加强各参与主体责任意识的培养,二是要构建责任机制,三是要完善责任监督体系,四是要激发市场责任。
【文章来源】: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19年02期 第55-59页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文献综述
二、我国白色污染治理的伦理困境
(一) 治理力量过于单一:参与主体的伦理困境
(二) 权力寻租:行政管理的伦理困境
(三) 市场需求增长:新业态发展的伦理困境
三、白色污染治理伦理困境的反思
(一) 参与主体责任认识不统一, 自主承担与被动承担的冲突
(二) 行政管理者权利认识不深刻, 公共职责与个人利益的冲突
(三) 市场责任认识不清晰, 企业引导消费与迎合市场的冲突
四、责任视角下对白色污染治理的建议
(一) 加强白色污染治理责任意识的培养
(二) 构建白色污染治理的责任机制
(三) 完善责任监督体系
(四) 激发市场责任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于环境治理的责任伦理反思——基于中外雾霾问题治理的比较分析[J]. 钱振华,刘家华.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3)
[2]“限塑令”实施困境的经济分析[J]. 孙冬晗. 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2014(08)
[3]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企业责任[J]. 周菡潇.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4(02)
[4]城市垃圾协同治理机制的构建[J]. 李珍刚,胡佳.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5)
[5]责任伦理学研究[J]. 钱昌照. 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05)
[6]北京白色污染治理对策研究[J]. 袁振龙,滕仲日. 新视野. 2008(04)
[7]关于防治“白色污染”的立法思考[J]. 战立彦. 政法论坛. 2000(01)
硕士论文
[1]长春市城市垃圾治理研究[D]. 王美佳.吉林财经大学 2013
[2]“白色垃圾”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研究[D]. 邬金磊.东北林业大学 2010
本文编号:2908958
【文章来源】: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19年02期 第55-59页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文献综述
二、我国白色污染治理的伦理困境
(一) 治理力量过于单一:参与主体的伦理困境
(二) 权力寻租:行政管理的伦理困境
(三) 市场需求增长:新业态发展的伦理困境
三、白色污染治理伦理困境的反思
(一) 参与主体责任认识不统一, 自主承担与被动承担的冲突
(二) 行政管理者权利认识不深刻, 公共职责与个人利益的冲突
(三) 市场责任认识不清晰, 企业引导消费与迎合市场的冲突
四、责任视角下对白色污染治理的建议
(一) 加强白色污染治理责任意识的培养
(二) 构建白色污染治理的责任机制
(三) 完善责任监督体系
(四) 激发市场责任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于环境治理的责任伦理反思——基于中外雾霾问题治理的比较分析[J]. 钱振华,刘家华.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3)
[2]“限塑令”实施困境的经济分析[J]. 孙冬晗. 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2014(08)
[3]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企业责任[J]. 周菡潇.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4(02)
[4]城市垃圾协同治理机制的构建[J]. 李珍刚,胡佳.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5)
[5]责任伦理学研究[J]. 钱昌照. 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05)
[6]北京白色污染治理对策研究[J]. 袁振龙,滕仲日. 新视野. 2008(04)
[7]关于防治“白色污染”的立法思考[J]. 战立彦. 政法论坛. 2000(01)
硕士论文
[1]长春市城市垃圾治理研究[D]. 王美佳.吉林财经大学 2013
[2]“白色垃圾”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研究[D]. 邬金磊.东北林业大学 2010
本文编号:29089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908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