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论马克思对斯密经济伦理思想的批判和超越

发布时间:2017-04-08 10:02

  本文关键词:论马克思对斯密经济伦理思想的批判和超越,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斯密开创了古典经济学,并以经验主义的方法对经济与伦理的关系做了分析,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阐释了他的经济伦理思想,为资产阶级经济伦理学奠定了思想基础。马克思十分重视斯密的思想,并对其分析批判,从而彰显自身对经济伦理的认识和思考,随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确立,马克思为科学的经济伦理思想奠定了基础。本文结构如下:首先,介绍了斯密经济伦理思想的发展历程。通过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的分析,揭示经济伦理问题是如何进入斯密的视野,并梳理其演进的历史。其次,以斯密的代表性著作《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为文本,揭示斯密经济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进而总结提炼其思想的特点和价值取向。再次,研究马克思如何看待斯密的经济伦理思想,进而展示批判的逻辑进路、阐述批判的内容。最后,通过分析总结马克思对斯密的超越,既阐述马克思经济伦理思想的内核,又阐述其当代价值。
【关键词】:马克思 斯密 经济伦理 批判和超越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82-053
【目录】:
  • 中文摘要2-3
  • ABSTRACT3-6
  • 绪论6-11
  • 一、研究意义6-7
  • (一) 理论意义6
  • (二) 现实意义6-7
  • 二、研究文献综述7-10
  • (一) 关于斯密经济伦理思想研究7-8
  • (二) 关于马克思经济伦理思想研究8-9
  • (三) 关于马克思对斯密经济伦理思想的批判和超越的研究9-10
  • 三、研究方法和理论创新10-11
  • (一) 研究思路与方法10
  • (二) 本文的基本观点与主要创新10-11
  • 第一章 斯密经济伦理思想的发展历程11-17
  • 一、斯密经济伦理思想的形成背景11-14
  • (一) 时代背景11-12
  • (二) 理论来源12-14
  • 二、斯密经济伦理思想的历史演进14-17
  • (一) 斯密对市场经济运行的思考14-15
  • (二) 斯密对人性的思考15
  • (三) 走向经济与伦理的结合15-17
  • 第二章 斯密经济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特点17-24
  • 一、“经济人”假设17-19
  • (一) “经济人”是自利的17-18
  • (二) “经济人”是理性的18-19
  • 二、“道德人”形象19-21
  • (一) 人的道德情感世界19-20
  • (二) 人的道德规范20-21
  • 三、斯密经济伦理思想的特点和价值取向21-24
  • (一) 将经济学理论建立在人性的基础之上21
  • (二) 斯密经济伦理思想具有功利性21-22
  • (三) 发现利己与利他、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有机统一22-24
  • 第三章 马克思对斯密经济伦理思想的批判24-30
  • 一、马克思经济伦理思想形成发展的逻辑进路24-26
  • 二、马克思对斯密经济伦理思想批判的主要内容26-30
  • (一) 对唯“利”是图的批判26
  • (二) 对私有制的批判26-28
  • (三) 对“经济人”片面性的批判28
  • (四) 对“分工起源于交换”的批判28-29
  • (五) 对经济自由主义的批判29-30
  • 第四章 马克思经济伦理思想的本质和价值30-38
  • 一、马克思对斯密经济伦理思想的超越30-32
  • (一) 对抽象人性论的超越30-31
  • (二) 经济与伦理研究方法的超越31-32
  • 二、马克思科学经济伦理思想的内核32-35
  • (一) 揭示资本的本质32-33
  • (二) 关注经济形态与人的发展的关系33-34
  • (三) 构建“自由人联合体”思想34-35
  • 三、马克思科学经济伦理思想的价值35-38
  • (一) 丰富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35-36
  • (二) 密切了经济与伦理的结合36
  • (三) 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提供指导36-38
  • 参考文献38-40
  • 致谢40-4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向玉乔;论环境文学中的生态经济伦理思想[J];东南学术;2001年03期

2 余达淮,刘戎;浅论西方当代经济伦理思想的矛盾冲突[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3 王小锡,汪洁;中国传统德性主义经济伦理思想探微[J];南京社会科学;2002年04期

4 程荣尧,汪荣有;论西方市场经济伦理思想的嬗变[J];天府新论;2002年01期

5 朱春晖;马克思主义经济伦理思想研究的一部力作——评章海山教授的《经济伦理——马克思主义经济伦理思想研究》[J];湘潭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6 施国胜;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伦理思想的新作——评《经济伦理——马克思主义经济伦理思想研究》[J];道德与文明;2002年01期

7 余达淮;当代西方经济伦理思想的矛盾冲突与特点分析[J];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05期

8 陈泽环;当代经济伦理指导思想的深入阐发——评《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研究》[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2年02期

9 余达淮;马克思经济伦理思想研究述析[J];高校理论战线;2003年04期

10 王初根,肖接增;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经济伦理思想[J];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马祥林;;儒家经济伦理思想的指导性[A];孔学研究(第十六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张溢木;;人本与德性的交替:古希腊经济伦理思想主要特征——以古希腊两部史诗为例[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3 李玲;;浅析儒家经济伦理思想在新加坡经济发展中的运用[A];孔学研究(第十六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苏平富;贺新春;;朱熹的经济伦理思想及其时代价值[A];02’中国北海《朱熹思想与以德治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余达淮;;马克思对古典经济学等经济伦理思想的批判与继承[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6 左兴玲;;浅析儒家“不患寡而患不均”的经济伦理思想[A];孔学研究(第十六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何绍铭;;邓小平的经济伦理思想初探[A];纪念邓小平(下卷)——北京市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汪荣有;;中国古代交换伦理观[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湖北日报评论理论部主任 袁新民;马克思经济伦理思想的深层解读[N];湖北日报;2010年

2 ;市场经济大师的伦理思考[N];光明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余达淮;马克思经济伦理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王玉生;中国传统经济伦理思想的近代演变[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李兴;《盐铁论》经济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4 汪洁;中国经济伦理思想转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 汤曾;《管子》经济伦理思想[D];东南大学;2006年

6 胡忠雄;正其谊以谋其利[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周俊敏;《管子》经济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8 聂文军;亚当·斯密经济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彤雯;马克思经济伦理思想及其意义[D];哈尔滨师范大学;2009年

2 康哲;三十年来中国经济伦理思想的发展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1年

3 李婷婷;马克思主义经济伦理思想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4 王宝国;《盐铁论》的经济伦理思想及其历史影响[D];华侨大学;2005年

5 张强;李鸿章经济伦理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韩启军;先秦儒家经济伦理思想与当代经济伦理建构[D];青海师范大学;2012年

7 吴蔷;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8 李超;《盐铁论》中的经济伦理思想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5年

9 任镭;马克斯·韦伯经济伦理思想及其借鉴[D];西安工业大学;2015年

10 岳君;《资本论》经济伦理思想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论马克思对斯密经济伦理思想的批判和超越,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25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925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bfc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