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析道德教育的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问题

发布时间:2020-12-20 08:22
  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一直是教育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当今道德教育实效性一直不高,这主要是因为受近代以来的科学主义和工具理性的影响,道德教育越来越科学化,出现了远离生活世界的脱生活倾向。要使道德教育走出脱生活的困境,重新焕发生命活力,回归生活世界是唯一的出路。 本文在对胡塞尔的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进行介绍和分析的基础上,以哲学的思维界定了生活世界的道德教育和科学世界的道德教育。在分析了脱生活的道德教育现状的基础上,论述了道德教育回归生活世界是解决脱生活困境,提高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唯一途径。道德教育回归生活世界是其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其保持生命活力的需要。道德教育回归生活世界并不是排斥科学世界的道德教育,而是为了消解科学世界的道德教育和生活世界的道德教育之间的割裂,使二者保持必要的张力,以此来促进道德教育健康发展。文章最后一部分是对道德教育回归生活世界途径的一点探索,道德教育要关注人的生命,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提倡体验式的道德教育和对话式的道德教育。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两个世界的道德教育
    一、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
        (一) 生活世界
        (二) 科学世界
    二、两个世界与道德教育紧密相联
        (一) 生活世界的道德教育
        (二) 科学世界的道德教育
    三、两个世界道德教育的关系
第二章 脱生活的道德教育现状分析
    一、道德教育目标、内容的脱生活
    二、道德教育方式、方法的脱生活
    三、脱生活道德教育对生活世界的远离
    四、脱生活道德教育中师生关系的异化
第三章 道德教育回归生活世界,走出脱生活困境
    一、生活世界是人的道德成长的家园
    二、生活世界是道德教育的意义基础
    三、道德教育必须在生活世界中进行
    四、道德教育回归生活世界是其自身发展的需要
    五、生活世界是道德教育的最终归宿
第四章 道德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探索
    一、关注生命的道德教育
        (一) 关注生命:道德教育的本真
        (二) 关注生命的道德教育的含义及其特征
        (三) 关注生命的道德教育实施应注意的问题
    二、道德体验教育
        (一) 道德体验教育的内涵及其作用
        (二) 道德教育中体验的特征
        (三) 道德体验教育的模式探索及其建构
    三、对话式的道德教育
        (一) 对话式道德教育的内涵
        (二) 对话式道德教育的意义
        (三) 对话式道德教育模式的探索和构建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生命教育的意味[J]. 李润洲.  思想·理论·教育. 2005(19)
[2]道德教育:从灌输走向对话[J]. 邱勤,袁云.  高教发展与评估. 2005(04)
[3]让道德教育回归生活世界[J]. 邱勤,袁云.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5(05)
[4]从道德与生活的关系看生活道德教育的合理性[J]. 唐汉卫.  教育探索. 2004(12)
[5]试论走向生活世界的教学[J]. 王攀峰.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6)
[6]教学与生活的关系问题研究述评[J]. 王攀峰.  江西教育科研. 2004(09)
[7]论“生活世界”视阈中的生命教育[J]. 刘济良.  教育科学. 2004(04)
[8]生命教育与课程设计探索[J]. 刘宣文,琚晓燕.  课程.教材.教法. 2004(08)
[9]对话教学探析[J]. 李宝庆,李翠梅.  当代教育科学. 2004(16)
[10]教育现代性的反思与批判[J]. 冯建军.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4)



本文编号:29275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9275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2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