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密悖论解析及其对我国市场条件下道德转型的启迪
发布时间:2020-12-25 09:08
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中分别引申出了"经济人"和"道德人"两种概念,"经济人"是一种利己主义,"道德人"是一种利他主义。这种"利己"和"利他"之间存在着矛盾,被称为"斯密悖论"。而对斯密悖论中的"利己""利他"进行调和有助于解决我国市场转型中出现的道德困境。
【文章来源】:中国集体经济. 2019年04期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一、斯密悖论解析:“经济人”与“道德人”的关系
(一) 斯密悖论的缘起
(二) 市场条件下人性的二重性
(三) 斯密悖论的多解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困境的成因
(一) 道德转型落后于经济社会转型
(二) 绝对化的“经济人”
(三) 道德失范与建设制度供给不足
三、斯密悖论对推进我国社会道德转型的启迪
(一) 加快推进道德转型
(二) “经济人”与“道德人”的融合
(三) 加强道德与法律的合力作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人”和“道德人”的同构性[J]. 吴育林,曾纪川. 教学与研究. 2004(05)
本文编号:2937355
【文章来源】:中国集体经济. 2019年04期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一、斯密悖论解析:“经济人”与“道德人”的关系
(一) 斯密悖论的缘起
(二) 市场条件下人性的二重性
(三) 斯密悖论的多解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困境的成因
(一) 道德转型落后于经济社会转型
(二) 绝对化的“经济人”
(三) 道德失范与建设制度供给不足
三、斯密悖论对推进我国社会道德转型的启迪
(一) 加快推进道德转型
(二) “经济人”与“道德人”的融合
(三) 加强道德与法律的合力作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人”和“道德人”的同构性[J]. 吴育林,曾纪川. 教学与研究. 2004(05)
本文编号:29373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937355.html